德教為首品為先
摘要: 本刊記者 李治國 通訊員 李夢唐上蔡縣蘇豫中學建校一年來,堅持遵循“萬事德為首”、“做人先立德”的辦學理念,努力做好德育教育工作,通過德育教育塑造學生美好心靈,培養學生奮發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和勵
本刊記者 李治國 通訊員 李夢唐
上蔡縣蘇豫中學建校一年來,堅持遵循“萬事德為首”、“做人先立德”的辦學理念,努力做好德育教育工作,通過德育教育塑造學生美好心靈,培養學生奮發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和勵志讀書、成長成才、報效祖國的良好品德。學校被評為“河南省優秀民辦學校”、“德育教育先進單位”。
(一)
蘇豫中學的初高中在校生來自上蔡縣各個鄉鎮乃至全市各個縣區。由于成分復雜、思想差異、基礎相差懸殊,要想盡快培養起良好的校風學風,絕非易事。蘇豫中學校長李松山清楚地認識到,學校的教育管理靠一些脫離思想實際的空洞說教難以達到目的,學校的管理者要傾注真誠的感情,春風化雨,滋潤學生的心田。李松山非常重視以真情打動學生,節假日、星期天,學生返校時他總是來到學校門口迎候學生
李松山在和同學們接觸中,了解到個別學生家庭經濟困難對學習造成思想情緒上的影響時,總是慷慨解囊,給以資助。近一年來,李松山和副校長裴永波資助困難學生資金已超過兩萬元。這種慈善之舉在學生心靈深處打下了善良的烙印,使他們懂得了同情和關愛。在他的影響下,學校老師對學生關懷備至,噓寒問暖,傾注的是父母般的愛。同學過生日,
高中語文教師周水是一名來自江蘇的省級骨干教師。他平時對學生循循善誘,既傳授知識,又教給他們做人的道理,善于化解同學心靈深處郁結之痛,深受學生喜愛。今年4月,
5月12日下午,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大地震,面對較為明顯的震感,蘇豫中學全校師生秩序井然,沒有出現慌亂。近3000名學生在老師和學生會干部的組織下有秩序地從兩棟教學樓撤離,轉移到操場等安全地帶。當得知地震的確切位置后,全校師生給予了特別關注,學校組織同學們進教室打開電視收看抗震的消息。晚上,學校又組織電視講座,給學生講授抗震知識,把同學們的注意力及時引導到對災區的關注、對生命的關愛、對受難者的同情。在后來舉行的向地震災區捐款活動中,全校師生心系災區,紛紛伸出溫暖之手,獻上一片愛心,現場捐款63000多元,這是愛心在師生心中的傳遞。
老師把學生當朋友,學生把老師當知心長輩,把學校當成溫暖的家,奏響了學校和諧的樂章,譜寫了一曲真、善、美的頌歌。
(二)
“人生而好學者較少,督促而學者居多,督促而不學者不多見。督促而學的過程就是激發學生主動學習興趣的過程。”深諳教育之道的李松山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有深刻的認識。他強調學習興趣的激發和潛能的挖掘。李松山經常說,教育必須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而興趣的激發,就是營造氛圍進行環境熏陶。如果學生是一條小魚,教育就應是浩渺之水;如果學生是一只小鳥,教育就應是自由的天空;如果學生是一朵蓓蕾,教育就應該是吹面不寒的楊柳風。建校伊始,李松山就很重視學校文化建設,主張用厚重的文化氛圍使學生懂得自主學習的道理。
蘇豫中學在班級文化建設方面,要求各班有班訓、班名、班風、班花、班徽、班歌、班內誓詞。新的一天學習生活開始的時候,學生在班歌聲中舉起右手莊嚴地宣誓:為了祖國的富強,為了家庭的幸福,為了自己人生的輝煌,蘇豫學子刻苦努力,強素質,樹形象,自立自強。每個班級都有激勵前進的班級口號,在早操的隊伍中,在各種活動的現場,在體育運動的競技場,無不回蕩著宏亮的口號:我心飛翔,我班輝煌,蘇豫學子,自立自強……
李松山要求,每個班級每天必須要講至少1個勵志成才的故事。先是班主任講、任課老師講,后來是班干部講、學生講。一個個耳熟能詳的故事,讓學生了解立志、刻苦、持之以恒、不屈不撓、逆境成才、永不言敗的鮮活事例,懂得了學習需要自主和帶著興趣學習方可提高效率的道理。該校八?穴2?雪班朱廣博同學學習成績一般,主要原因是被動學習,從不主動積極探索。來到蘇豫中學后,一天天誦讀激人奮進的誓詞,看到一幕幕感人肺腑的事例,使他很受啟發。感動于名人勵志成才的故事,他制訂了學習計劃,每天堅持擠時間讀20分鐘課外書籍,記15分鐘日記,讀半個小時英語,成績進步明顯。家長在家校聯系卡上寫道:“學生到你校學會自覺學習了,感謝你們對他的教育。”
蘇豫中學特別重視中學生誦讀優秀經典著作。在李松山看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璀璨的瑰寶。學校把《論語》、《孟子》、《三字經》、《弟子規》、《幼學瓊林》中的精華部分編輯成《校本讀物》,讓學生誦讀,使他們從中汲取民族文化的寶貴營養,明白修養品德、刻苦讀書的重要。這項活動受到師生及家長的廣泛贊揚。
興趣得以激發,積極性、主動性就有了,效率就高了。蘇豫中學教學成績是喜人的,在有關課程質量檢測中,各科優秀率都名列全縣前茅。
(三)
行為養成習慣,習慣修養品質,品質決定一生。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可以使人終生受用。
蘇豫中學的學生每天早晨5時30分起床。學生聞鈴即起,穿衣、疊被、洗刷、整理內務、清掃室內衛生,20分鐘內在操場集合完畢,等待上早操的鈴聲響起,然后是嘹亮的口號、整齊的腳步。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從不例外。上午第二節課后的課間操,從下課到結束一共25分鐘,學生從五樓下來到操場集合,隊列整齊,動作一致。這是蘇豫中學養成教育的細節管理縮影。
蘇豫中學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主導思想就是以養成教育為突破,全面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文明禮貌、感恩孝敬、寬容待人等教育。每學期開始,學校抽出一定時間組織學生學習《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學生在校常規要求》和學校制定的《中學生須知》,規范學生行為。學校的養成教育一月一主題、一周一重點。僅在2007年下學期,學校就組織了文明禮貌、法制紀律、安全衛生、感恩孝敬、寬容待人等教育活動。學校把日常行為規范的要求編印成《日常行為三字歌》,讓學生誦讀,并對行為規范的各方面要求提出66條標準,讓學生每天“三省”,名曰:“三省教育”。“你按時整理內務了嗎?”“你準時到操場了嗎?”“你按時記日記了嗎?”“你的字體工整嗎?”“你的英語單詞記熟了嗎?”“你幫助他人做好事了嗎?”“你語言規范、謙恭有禮嗎?”如此等等。讓學生反思自己規范行為,讓學生自己管好自己。該校七(3)班一位同學,聰明可愛,就是管不住自己,習慣差,課堂上愛說愛動,不認真學習。通過“三省教育”,他糾正了不良習慣,自己管住了自己。他深有感觸地說:“人最大的本領就是管好自己,我將使自己具有這個本領。”
蘇豫中學還建立家庭、學校、社會三結合的教育網絡,取得家長的理解和支持。諸如學校組織開展幫助父母做家務、幫助鄰里做好事、打掃庭院、給父母長輩端飯洗碗、給父母長輩洗腳、堅持記日記、堅持每天讀書學習、做好安全防護、來校時整理自己衣物等活動,得到了家長很好的配合。特別是感恩孝敬教育,使學生懂得父母對自己的愛、父母的艱辛、父母盼子成龍的良苦用心和衣食來之不易,感恩于父母長輩和有恩于自己的人們。該校七?穴2?雪班一位同學先后在兩個學校讀過初中,行為不規范,家長對他很無奈,到了蘇豫中學,習慣變好了,懂得感恩父母了,成績進步明顯,家長對
蘇豫中學的德育工作不見空洞蒼白的說教,不見扳起面孔的訓斥,不見師生怒目相向的不和諧場景,而是遵循規律、以人為本、關愛生命、尊重人格的生存價值。培養自主意識,促進愛心互動,培養良好習慣,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規之以范,導之以行,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走進學生心靈深處,幫助他們發現真、善、美,摒棄假、丑、惡,以習慣立身,以愛心立德,以美好品德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為學生的終生發展和幸福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責任編輯:wind
(原標題:駐馬店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