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打工父母回鄉創業潮涌動 留守兒童幸福暖意潤心窩
摘要: 本報訊 (記者 韓祖和 通訊員 宋永亮董愛國)“2000萬名‘留守兒童’,誰來疼?”這是參加今年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討論最多的話題之一。“要可持續發展,不能讓‘失落的一代’繼續失落;要實現經
“要可持續發展,不能讓‘失落的一代’繼續失落;要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必須全民創業!”上蔡縣委書記李海洲告訴記者。
近年來,上蔡縣著力實施“留守兒童”父母回鄉就業、創業、興業的“回歸工程”,并作為既解決“留守兒童”問題又推進全民創業的雙贏之舉來抓,通過積極出臺優惠政策和措施,吸引3萬多名在外農民工回到家鄉孩子的身邊就業、創業、興業。
扎實推進項目建設是加快發展的核心。上蔡縣不僅“筑巢引鳳”,還以全民創業為目標,多方搭建農民工回鄉創業平臺,形成了“燕歸來”的大氣候。該縣規定外出務工者回鄉辦實體與外地客商一樣享受用電、用地、信貸、稅收等政策優惠,有關部門在戶籍管理、社會保險、子女入學等方面也提供同樣的優質服務,對貢獻突出者,政府還給予一定的政治待遇和物質獎勵。至目前,在回鄉創業人員的強力推動下,該縣非公有制經濟企業發展到2萬多家,吸納從業人員10萬多人。黨店鎮灣劉村村民陳永明夫婦從北京打工返鄉,現在該鎮香雪冷飲冷凍廠上班,夫妻倆每人每月收入有2000多元。陳永明說:“以前在外打工,人在外地,心卻惦記著家。現在不同了,在家門口上班,還能照看小孩,這種感覺真好!”
為提高回鄉創業者的綜合素質,上蔡縣整合社會資源,創新培訓機制,開展定單、招標培訓,在行業競爭中有15個職業培訓學校的專業特色日益凸顯。通過“陽光工程”、“雨露計劃”、遠程教育和新農村書屋,不僅培養了一大批“落地型人才”,還為建設學習型社會起到了推動作用。該縣還不斷加強農民工的技能培訓,使他們達到了一專多能。如今,技能型、管理型等一大批復合型人才脫穎而出,成為“拿起工具能干,站在前面能領”的老板。崇禮鄉任莊村村民岳發戶在外務工多年,去年返鄉后建起肉雞養殖場,年收入5萬多元。
春暖燕自歸。上蔡縣新農村建設步伐的加快同樣吸引了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的熱情。近年來,該縣強力推進“村村通”工程建設、農村安全用水建設、沼氣建設、敬老院建設及農村信息化建設等惠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使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根本改變。眼下,這些返鄉農民工已成為引領上蔡全民創業的骨干力量。他們創辦各類企業2000多家,正以“集群效益”造福一方鄉親,助推縣域經濟崛起。
責任編輯:wind
(原標題:駐馬店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