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創業“推陳出新”致富“以小見大”
摘要: 老手藝闖新路 小行業成大器汝南:創業“推陳出新”致富“以小見大”本報訊 (記者 劉仁忠 通訊員 李勤玲 楊明華)近年來,在新農村建設中,汝南縣積極引導廣大農民發掘利用傳統手藝,不斷
老手藝闖新路 小行業成大器
汝南:創業“推陳出新”致富“以小見大”
本報訊 (記者 劉仁忠 通訊員 李勤玲 楊明華)近年來,在新農村建設中,汝南縣積極引導廣大農民發掘利用傳統手藝,不斷創新,提升品質,走出一條特色創業增收之路。
小變蛋滾動大市場。看上去如琥珀、似暖玉、晶瑩剔透中透出點點松花;咬一口,清爽適口,香而不膩,回味悠長。留盆變蛋以其色香味俱佳遐邇聞名。該鎮許多村民都會加工變蛋,專業從事變蛋加工的有3000多家。由于他們加工的變蛋質優價廉,周邊市、縣來此收購的客商絡繹不絕。他們有的還走出家門,在北京、大連、廣州等大城市設點加工銷售,不僅注重質量,而且包裝精美、便于攜帶,年收入六七十萬元。留盆鎮留盆村村民劉喜旺年加工變蛋30萬個,年純收入3萬多元。變蛋加工又帶動全縣養雞業的發展,該鎮發展養雞專業戶1000多家,蛋雞存欄10萬多只。
小花卉做成大產業。常興鄉馬屯村是花卉苗木種植大村,擁有金銀花、海棠等10多個品種,尤其是金銀花面積最大。馬屯村計劃生育宣管員刁海梅受果樹盆景的啟發,把金銀花變成了盆景,讓金銀花開在了城里人的客廳里。盆景短短幾年時間在該村形成了一大產業,每盆盆景能賣到20元到300元不等,好的盆景甚至能賣上千元。小盆景賺來了大財富,源源不斷地銷往上海、天津、北京等城市,成為農民致富的又一條好路子。
小蘑菇撐起大經濟。走進老君廟鎮小方莊村,小轎車、摩托車來回穿梭,一座座農家庭院里,村民們正忙著把采摘的蘑菇裝車外運。食用菌大戶李心華一邊采摘蘑菇,一邊樂呵呵地說:“我這個蘑菇大棚每年能賺七八千元,俺村能有今天的變化,‘小蘑菇’功不可沒,它可是俺村的經濟支柱啊!”近年來,該縣推廣食用菌栽培、秸稈青貯氨化等實用技術,玉米芯、秸稈等昔日的廢棄物成了搶手貨,農民爭相把玉米芯、秸稈拉回家中種植食用菌,加工飼料。這不僅促進了資源的循環利用、實現了廢棄物的資源化,還有效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常興鄉關屯村依靠玉米芯資源豐富的優勢,累計投入配套資金10萬余元,先后邀請省、市食用菌專家,指導村里的留守婦女進行標準化生產。該村食用菌生產面積迅速發展到6萬平方米,年生產鮮菇280噸,年銷售收入50多萬元,1000多名育齡婦女實現了轉移。同時,她們還在駐馬店、信陽建立了食用菌銷售窗口,解決了銷售難題。目前,該縣已擁有食用菌種植專業戶4000多戶,共建立食用菌大棚2000多個,年可消化5萬多畝玉米芯。
汝南縣農民用汗水和智慧,讓我們見證了小產業滾成大雪球的奇跡,也為以后的壯大發展鋪下了“金光大道”。
責任編輯:wind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