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樓鄉農業經濟唱響“三字經”
摘要: 本報訊 (記者 劉仁忠 通訊員 馬保軍)近年來,汝南縣張樓鄉引導農民不斷挖掘農業經濟資源優勢,堅持在“特”字上做文章、在“專”字上下工夫、在“高”字上花氣力,唱響農業經
本報訊 (記者 劉仁忠 通訊員 馬保軍)近年來,汝南縣張樓鄉引導農民不斷挖掘農業經濟資源優勢,堅持在“特”字上做文章、在“專”字上下工夫、在“高”字上花氣力,唱響農業經濟“三字經”,走出了一條糧食種植特色化、農產品銷售產業化、農業推廣高科技化的農業生產路子。
種植糧食在“特”字上做文章。該鄉引導農民摒棄傳統觀念,將糧食生產轉向優質化、特色化,做到優質當主打、銷售搞對接,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打下基礎。飼料專用高蛋白玉米以及黑芝麻市場前景好,該鄉吳寨村去年種植30多畝,比普通玉米每畝增收200多元。在該村的輻射帶動下,今年全鄉特種玉米種植1萬多畝,預計可增收300多萬元。
農產品銷售在“專”字上下工夫。為了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該鄉出臺了《關于成立張樓鄉農產品科技信息開發服務辦公室的決定》,幫助農民解決一家一戶闖市場流通成本高、抵御風險能力弱的問題。目前,全鄉已成立以種植、養殖以及農資等為主的3個專業服務社,入社的村民100多戶,入股資金20多萬元。
農業科技在“高”字上花氣力。為了增強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該鄉在農業科技培訓普及上注重一個“高”字,將農業科技定位在市場前景看好、有一定發展潛力的實用高科技上,用高質量的農產品換來農業生產的好收成。該鄉修通了11個行政村的大喇叭進行知識講座,并請來農業專家進行授課,提高農民科技種田的能力。
責任編輯:wind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