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勞務經濟使10萬農民致富
摘要: 巧打務工牌激活地方經濟汝南:勞務經濟使10萬農民致富 本報訊 (記者 劉仁忠 通訊員 王 峰)日前,汝南縣留盆鎮大冀村村民劉喜旺的妻子,高興地從鎮上領回了在廣州電子廠打工的丈夫寄回的800元錢,邊走
巧打務工牌激活地方經濟
汝南:勞務經濟使10萬農民致富
本報訊 (記者 劉仁忠 通訊員 王 峰)日前,汝南縣留盆鎮大冀村村民劉喜旺的妻子,高興地從鎮上領回了在廣州電子廠打工的丈夫寄回的800元錢,邊走邊笑著說:“這是他開春后第二次往家寄錢……”這是該縣對外出務工人員實施訂單培訓后的一個縮影。
隨著勞務輸出人員由體力型向智能型的改變,汝南縣根據市場需求,依托“陽光工程”培訓基地和勞動就業服務中心,開展崗前培訓、專業培訓、定向和訂單培訓,全方位搞好職業技能培訓,為用工單位提供對口需求專業人才,探索出“教學—實踐—安置”三位一體的辦學模式。截至2010年2月底,該縣已在福建、北京、廣東、上海、浙江、山東等10省區建立勞務基地40個,勞務輸出18萬人,占農業從業人員總量的42%,去年勞務總收入14.6億元。一些打工者在外經過多年的艱辛付出,有技術、有資金、有管理經驗,有回報家鄉的美好愿望,縣委、縣政府主動與他們“攀親”,用招商引資的誠意和創造寬松的經濟發展環境吸引他們榮歸故里,辦廠置業。“昨日打工仔,今朝小老板”,“走出家門天地寬,返回家鄉創富路”。江蘇無錫東升家具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東升系東官莊鎮人,17歲離鄉只身一人闖天下,先后在北京、天津、石家莊、上海、江蘇等地建立家具加工、銷售基地10余個。他致富以后不忘家鄉,回到家鄉后在東官莊鎮政府所在地興建大型綜合超市;在城南小鐵路南側購置土地,創辦木地板和復合地板廠,固定資產投資650萬元,安置富余勞動力100多人。
東官莊鎮良屯村黨支部書記郭新德說:“近幾年我村能夠發生這么大的變化,主要是靠勞務輸出,發展打工經濟。每年在縣勞動就業局的聯系幫助下,我們村向外輸送富余勞動力300余人。現在我們村人均收入已達2400元,較以前增加了500余元。”
良屯村農民李青云,從鎮上取回了兒子在北京打工寄回來的1000元錢。他說:“2009年,兒子出去打工已經寄回了8000多元錢,今年過罷春節,利用假期在縣勞動就業培訓基地學習了駕駛技術和電工知識,爭取在今年能夠多掙些錢。”
該縣三門閘街道辦事處老房村青年潘春美1994年在浙江臺州市打工,學到一手鉤編技術。近年,她帶著技術回到家鄉,依托浙江、福建等省的出口企業,先后在該辦事處老房、許莊、六里等村設立了10多個編織加工點,組織村里的婦女學習各種鉤編技術。她們編織的手提袋、手機套、背包等130多個品種的精美小物品,遠銷到美國、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在她的帶領下,該辦事處已有2000多名婦女,足不出戶每年就可掙到3000~5000元。
“打工經濟”的發展壯大,大大促進了該縣城鄉經濟發展,為農村富余勞動力拓寬了就業空間,緩解了就業矛盾,增加了農民收入,改善了農民的生活水平。據不完全統計,全縣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后自己投資興業的有2000人,間接帶動10萬農民致富。
責任編輯:wind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