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縣民生工程繪就和諧發展畫卷
摘要: 本報訊 (記者 劉仁忠 通訊員 李勤玲 劉 珊)“出門進城真方便,水泥公路通到家門前;一年交上30元,農民看病不再難;做飯不用柴和煤,沼氣快捷無污染;農村孩子不再愁,‘兩免一補’解煩憂;五保老人不孤獨
本報訊 (記者 劉仁忠 通訊員 李勤玲 劉 珊)“出門進城真方便,水泥公路通到家門前;一年交上30元,農民看病不再難;做飯不用柴和煤,沼氣快捷無污染;農村孩子不再愁,‘兩免一補’解煩憂;五保老人不孤獨,標準化敬老院里享清福;惠農政策多又多,農民群眾樂陶陶……”汝南縣三橋鄉五保盲人劉宗文編唱的這些順口溜,不僅唱出了汝南農民的喜悅心情,也是該縣全面實施民生工程取得實效的生動寫照。
今年下半年以來,汝南縣從解決行路難、就業難、人居環境差、教育滑坡等群眾最關心、反映強烈的問題著手,加大民生工程投入,積極推進各項民生工程建設,繪就出汝南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新畫卷。
傾聽民聲,順應民意,改善民生。該縣從8月份開展了“開門納諫、問計于民”活動。目前,該縣已收到各類意見和建議150多條,采納率達90%,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37個。同時,該縣以抓城區建設樹形象為切入點,組織公安、工商、城管等多部門聯合執法,加強城市管理,全力整治亂搭亂建、店外經營等臟亂差現象。
大力實施“美化、綠化、亮化、硬化”工程。該縣先后投資1300多萬元,對城區天中大道、古城大道等6條大道進行重修;投資100萬元對宋家巷、官營街等31條背街小巷及排水設施進行了修建和改造,對道路兩旁墻體全部用墻體漆粉刷一新;投資300多萬元,在縣城主要街道更換和新安裝路燈、景觀燈158盞,對商業步行街、小游園進行維修完善,方便群眾休閑娛樂。
加大民生投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目前,該縣城市受保人數11790人,農民受保人數31514人。城市低保人均月補差標準提高到130元,農村低保標準提高到不低于50元,集中供養五保對象提高到每人每年1700元,分散供養五保對象的最低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1200元。廣辟就業渠道,以創業促就業,扶持農民發展特色養殖、種植業。累計發放扶持農民工和下崗職工創業小額貸款1000多萬元,公益性崗位補貼100多萬元,安排公益崗位職工380多人。嚴格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2009年,全縣發放糧食直補和綜合直補9698.12萬元,良種補貼1942.94萬元,惠及全縣17.8萬農戶。農民參合率達95%。首期建設廉租房12000平方米,解決了150戶的住房困難。
為振興汝南教育,在全縣樹立尊師重教的良好風氣,該縣認真落實“兩免一補”政策,投入資金846萬元,做好農村中小學校舍改造,為農村莘莘學子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責任編輯:wind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