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做精農民增收文章
摘要: “種、養、加”新突破汝南做精農民增收文章本報訊 (通訊員 王 峰 牛志華)如今,當你走進汝南縣鄉村田埂邊、大棚里、農家院,隨處可見一群群人聚集在一起討論種、養、加技術。這里的老百姓都說:“俺這里是種
“種、養、加”新突破
汝南做精農民增收文章
本報訊 (通訊員 王 峰 牛志華)如今,當你走進汝南縣鄉村田埂邊、大棚里、農家院,隨處可見一群群人聚集在一起討論種、養、加技術。這里的老百姓都說:“俺這里是種啥啥收、養啥啥賺,這日子越來越有奔頭,生活也是越過越舒心……”
科學種田賺大錢。政策好,農民種糧的熱情也高了。劉運喜告訴筆者:“去年夏季我還投資8萬元購置了一臺聯合收割機,一到莊稼成熟時,家里人就帶著收割機忙起來,忙完這家忙那家,一會兒都不閑著,每天都有千把元的作業費入賬。”隨著國家各項惠農政策的出臺與實施,農民種糧的積極性空前高漲。許多外出打工、經商的農民紛紛回鄉種田,僅官莊鄉就有300多戶農民農忙下鄉耕田種地、農閑進城打工賺錢。
規模養殖創造高效益。毛兔、肉兔養殖是金鋪鎮一大特色。至目前,該鎮己有 3200農戶從事毛兔、肉兔養殖,其中養100只以上的農戶有430戶,存欄25萬余只,年創產值2500萬元。該鄉先后建立了以安莊、殷店、野豬崗為主的波爾山養品種改良基地,已繁育出商品羊1.35萬只。該鄉現發展養羊專業村7個,養羊專業戶200戶,年產值2400萬元。該縣按照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社會化服務的要求,把豬、牛、羊、兔作為主導產業,從養殖管理技術等方面予以扶持,引導養殖業向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和養殖場、養殖小區發展,實現了畜牧業生產由分散養殖向規模經營的轉變。截至2009年10月底,該縣發展規模養殖場10800個,養殖專業戶17500戶,養殖小區19個。
農字號工業拉長產業鏈。汝南縣圍繞農副產品加工,拉長農業產業鏈,增加了農民收入。近年來,汝南縣先后投資8000多萬元,建立和完善了汝南縣蔬菜批發市場、梁祝鎮花生交易市場等46個“農”字號專業市場。汝南縣蔬菜批發市場年外銷蔬菜、瓜果60多萬噸,年銷售額3億多元,帶動了三門閘、板店等鄉鎮的10多萬農戶靠種植蔬菜、林果走上富裕路。三門閘鄉老房村青年農民潘春美在浙江省臺州市編織廠打工期間,學到了熟練的鉤針技術。幾年來,潘春美先后在老房、許莊等村設立了10多個編織加工點,她們編織的手提袋、書包等遠銷美國、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在她的帶領下,該鄉已有10多個村興起了“編織熱”,她們依靠靈巧的雙手,足不出戶每年就可掙到3000多元。汝寧鎮東關村素有加工醬菜的傳統,該村村民通過真空儲存、精美包裝等形式給這些土特農產品“穿上新衣”,銷往全國各地。該縣年加工醬菜系列產品達2500噸,年產值500多萬元。
責任編輯:wind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