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縣黃廟村農民念起特色致富經
摘要: 人人加工皮毛里 家家養殖生態豬 戶戶種植優質稻汝南縣黃廟村農民念起特色致富經 本報訊 (記者 劉仁忠 通訊員 李勤玲) 手持剪刀快速裁剪,穿針引線縫縫補補。40多歲的劉娥坐在被皮棉鞋下腳料包圍的小木凳上,
人人加工皮毛里 家家養殖生態豬 戶戶種植優質稻
汝南縣黃廟村農民念起特色致富經
本報訊 (記者 劉仁忠 通訊員 李勤玲) 手持剪刀快速裁剪,穿針引線縫縫補補。40多歲的劉娥坐在被皮棉鞋下腳料包圍的小木凳上,與同村幾名婦女談笑風生地侍弄著這些下腳料。“這些下腳料看似不起眼,但經我們加工后,就成了寶物,一天下來也能掙30多塊錢哩!”劉娥滿面笑容地指著附近地上晾曬的羊毛對筆者說,“包括這些羊毛,都是出自皮棉鞋下腳料,整理后全部賣到外地。”
劉娥是汝南縣三門閘鄉黃廟村農民。從上世紀80年代起,該村便開始了皮毛里加工。他們從外地收購皮毛加工的邊角、廢料,組織婦女縫成毛里,用于制鞋等行業,銷往鄭州、新鄉等地。經過20多年的發展,該村如今已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皮毛里加工基地,還帶動許多周邊村加工皮毛里。全村1205戶農戶有800多戶從事皮毛里加工,涌現了30多名皮毛里經紀人。去年,該村加工、銷售皮毛鞋里1000萬雙,產值達6000萬元,僅此一項全村人均增收800多元。
鞏固發展養豬業,擴大養殖規模。黃廟村還是生豬養殖大村,村里80%的農戶都養殖生豬,200頭以上的養豬戶有20多戶,千頭豬場1座,年出欄生豬2萬多頭,產值4000多萬元。群眾腰包鼓了,可空氣卻污染了,污水橫流,蚊蠅亂飛。為整治村容村貌,改善群眾生活環境,推進新農村建設,該村以村民組為單位,在村外劃定養殖區,集中發展養殖業。同時,又組織群眾大興沼氣,推廣圈、廁、沼氣一體化模式。如今,該村已有500多農戶用上了沼氣,組組通了油路,安裝上了路燈;家家門前都修了下水道,栽種了各種果樹。環境干凈了,空氣新鮮,群眾養殖生豬的積極性更高了。
黃廟村位于宿鴨湖東岸,近年來,該村充分發揮緊鄰宿鴨湖灌區的優勢,爭取項目資金,積極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大力推廣旱改稻,建立了優質水稻種植基地。如今,全村7005畝耕地全部實現了旱澇保收,去年優質水稻種植面積達3000畝,效益翻了一番。“每畝水稻產量在600公斤至700公斤之間,市場價每公斤3.6元左右,比種植玉米劃算多了?!碧崞鹪摯宸N植的優質水稻,村民蘇結實喜不自禁地算著賬。
目前,該村已形成了皮毛里加工、水稻種植、生豬養殖三大支柱產業,全村10萬元以上資產規模的企業有160家,百萬元以上的達10家,村級企業去年總產值6000多萬元,生產總值1.2億元。2009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6000元。該村先后榮獲全省五好黨支部、全省文明村先進單位、村級示范文化大院、市級生態文明村、示范基層工會等稱號。
“2010年,我們要擴大水稻種植面積4000畝,以皮毛里加工銷售總公司為依托,爭取每年加工、銷售皮毛里1500萬雙。此外,要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好新村規劃,多開展些農民文藝活動,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2010年,全村人均純收入爭取突破8000元。”該村黨支部書記袁國說起新一年的打算,信心十足。
責任編輯:wind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