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余戶人家共擁有各類機械1500多臺孫屯農民借“機”發財
摘要: □晚報記者 李 艷 通訊員 琴 玲 本報訊 “這臺稻麥兩用收割機是俺家去年新買的。今年再掙一年,就能把本錢掙回來了。”拿到丈夫寄回的第一筆匯款,汝南縣老君廟鎮孫屯村農機大戶徐改新滿臉喜悅地
□晚報記者 李 艷 通訊員 琴 玲
本報訊 “這臺稻麥兩用收割機是俺家去年新買的。今年再掙一年,就能把本錢掙回來了。”拿到丈夫寄回的第一筆匯款,汝南縣老君廟鎮孫屯村農機大戶徐改新滿臉喜悅地對記者說。
據該村支部書記劉國恩介紹,早在5月中旬,孫屯村382臺大型聯合收割機就踏上了南下的征途,參加今年的小麥生產跨區作業。他們先開往湖北收割小麥,然后再一路北上,經過河南、山東,到達內蒙古、東北。根據往年的情況,他們返回時,每人能掙7萬~8萬元。
孫屯村是全省有名的農機專業村。該村600余戶人家共擁有各類機械1500多臺。其中稻麥兩用收割機320臺、聯合收割機62臺、農用汽車320輛,其他各類大型機械800余臺,平均每戶擁有兩臺,年創純收入1780萬元。近幾年,借助全國范圍內小麥生產聯合收割機跨區作業的東風,孫屯農民個個掙了個盆滿缽滿,借“機”率先走上致富路。不少農機大戶年收入10萬多元,他們家家住的是小洋樓,買了私家車。
孫屯村位于汝南縣老君廟鎮北部,背靠宿鴨湖水庫,緊鄰駐新公路。全村人均耕地不到1畝,單靠種地難以致富。1996年,經過一番調查研究后,時任村黨支部書記的張文明率先籌資7.3萬元,購買了村里第一臺聯合收割機,當年就掙了5萬多元。在他的帶動下,孫屯人掀起了購機熱,但資金的缺乏讓一些農戶望“機”興嘆。該鎮黨委、政府知道情況后,積極與當地農村信用社協調,及時向村民發放了低息購機貸款。第二年,孫屯村的聯合收割機迅速發展到140多臺。2004年,該村成立了全縣第一家農民貸款擔保協會,更激發了村民購買大型機械的熱情。
被聯合收割機武裝起來的孫屯農民,每年4~5月便開始南下北上、東征西戰。
通過南征北戰的跨區作業,孫屯人發現,完整的稻草能編織草帽等,聯合收割機的主要功能是收割小麥,而收稻子時往往把稻草打碎,這給稻農帶來一定的損失,也影響了他們的收割效益。于是一種新型的稻麥兩用收割機
責任編輯:wind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