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縣“雙強”村干部帶富一方群眾
摘要: 本報訊 (通訊員 李勤玲 邵建民)汝南縣孫屯村黨支部書記劉國恩是村里最早靠農機致富的“雙強”黨員干部。他家共購買收割機2臺,“洋馬”1臺,拖運“洋馬”的運輸車1臺,跟蹤服務的桑塔納轎車一輛。每年
本報訊 (通訊員 李勤玲 邵建民)汝南縣孫屯村黨支部書記劉國恩是村里最早靠農機致富的“雙強”黨員干部。他家共購買收割機2臺,“洋馬”1臺,拖運“洋馬”的運輸車1臺,跟蹤服務的桑塔納轎車一輛。每年,僅農機一項,年收入就可達12萬元。在他的帶動和幫扶下,該村共擁有各類大型農機601部(臺),其中聯合收割機305部、收稻機205部,僅農機一項,該村每年實現純收入2000多萬元。
目前,在汝南縣農村,像劉國恩這樣的“雙強”黨員干部有905名,占全縣村“兩委”干部總數的78%。他們充分發揮“雙強”黨員干部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先鋒模范和輻射帶動作用,不僅率先走上致富路,還帶富了一方百姓。
近年來,汝南縣把培養和選拔“雙強”式黨員干部作為實施強基富民工程和引領新農村建設的“頭雁工程”來抓,著力打造自己致富能力強,帶領群眾致富能力強的“雙強”黨員干部隊伍,加強了農村黨員干部隊伍建設,有力推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加強領導,強化責任。該縣始終把“雙強”工程擺上重要位置,成立了“雙強”工作領導小組,制訂《“雙強”實施方案》、《規劃》和《“雙強”黨員干部標準》,縣、鄉鎮、村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明確鄉鎮黨委書記和村黨支部書記的責任。同時,實行縣、鄉鎮黨員干部聯系“雙強”人才,“雙強”人才聯系困難農戶的雙聯系制度。
選好苗子,規范管理。該縣對全縣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主、種養大戶、科技示范戶、鄉土人才以及返鄉的外出務工經商人員、退伍軍人、大中專畢業生等進行調查摸底,建立了“雙強”人才庫。按照“黨性強、甘奉獻、有潛力”的用人標準,堅持“優中選優”原則,把人才庫中那些思想政治素質高,帶富效應大,關心集體公益事業者作為重點培養對象,并由一名鄉科級干部聯系培養,助其盡快成熟。通過“兩推一選”和“公推直選”等干部選拔新舉措,及時把群眾擁護、大家公認、有帶領群眾致富能力的優秀“雙強”黨員干部選進村“兩委”班子。常興鄉姜寨村農民黨員、村級“雙強”后備干部李中民興辦了一個農具加工廠,安排富余勞動力30多人,年創產值40多萬元,不僅自己致了富,還帶動本村群眾走上了致富路。經群眾推薦,組織考核把關,李中民很快走上了村支部書記的崗位上,成為該鄉有名的“雙強”支部書記。
加大培訓,搞好服務。該縣以“綠色證書”資格培訓和農村技術職稱培訓為載體,投資20多萬元,和縣農廣校聯合創建了農村黨員干部培訓基地,分期分批對農村黨員干部進行培訓,著力培養“實干型、奉獻型、開拓型、創新型”的新型農村黨員干部。自去年以來,縣、鄉鎮兩級共舉辦各類村干部培訓班50多期,參訓人員5000多人次。全縣村干部中獲得“綠色證書”資格和農村技術職稱的有900多人,占村干部總數的75%。
拓寬渠道,動態選拔。該縣按照德才兼備的原則,除在村“兩委”換屆時集中推薦選拔“雙強”村黨支部書記、村干部外,還建立了一整套動態管理機制,堅持成熟一個及時選拔一個。近兩年來,該縣通過采取年終開展“一學三評”,為“雙強”騰位子;實行末位淘汰制度,為“雙強”擠位子;鼓勵村干部主動讓賢,為“雙強”讓位子;拓寬渠道,增設虛職,為“雙強”加凳子等措施,先后選拔“雙強”村干部50多人,編外“雙強”村干部20多人。
責任編輯:wind
(原標題:駐馬店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