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峰的“鵝經濟”
摘要: 記者 劉仁忠 通訊員 李勤玲 揭冰麗池塘內,荷葉片片,成群的魚兒在水里游來游去;水岸邊,垂柳依依,楊樹成行,綠蔭如蓋;樹林間,一群群大白鵝悠然自得地在漫步,不時傳來陣陣叫聲,這里是汝南縣和孝鎮三和
記者 劉仁忠 通訊員 李勤玲 揭冰麗
池塘內,荷葉片片,成群的魚兒在水里游來游去;水岸邊,垂柳依依,楊樹成行,綠蔭如蓋;樹林間,一群群大白鵝悠然自得地在漫步,不時傳來陣陣叫聲,這里是汝南縣和孝鎮三和鵝業養殖小區。“不到一個月,我這些商品鵝又可以凈賺8萬多元。”李玉峰指著5000多只鵝高興地對筆者說。
李玉峰是汝南縣和孝鎮梁崗村農民。2007年5月,他承包了村里80多畝廢舊窯場,引進1000多只種鵝發展生態養鵝業。同時,他在3個池塘里養魚,1個塘里種蓮藕,陸面還種植了垂柳、速生楊、法桐。鵝在樹下乘涼,鵝糞肥樹、喂魚、養藕,形成了生態循環經濟。經過一年多的發展,目前,該養殖小區已初具規模,商品鵝存欄5000多只,種鵝存欄2000只,商品鵝主要銷往江蘇、山東等省市,年收入30多萬元。
談起養鵝的收益,李玉峰掩飾不住滿臉的喜悅,他掰著手指給筆者算起了自己的“鵝經濟”:首先,商品鵝養3個月就可以出欄了,扣除鵝苗、飼料、防疫等費用外,每只可獲利25元左右;其次,鵝蛋也是一筆可觀的收入,每只種鵝每年可下鵝蛋35~40枚,2000只種鵝除去500只公鵝,可收獲鵝蛋56000多枚,按市場價每枚4元~6元,又可收入20多萬元。另外,鵝毛賣給安徽省一家羽絨制品公司,塘里的魚、蓮藕到年底也可收入1萬多元……數著這一項項可觀的收入,李玉峰已喜得合不擾嘴。
一人致富不算富,為了擴大商品鵝養殖規模,他帶領鄉親們共同發“鵝財”。今年年初,李玉峰又成立了鵝業生產合作社,實行“公司+農戶模式,統一提供鵝苗,統一提供”飼料配方,統一防疫,統一銷售。目前,在他的帶動下,附近鄉鄰已有20多戶發展規模養鵝,肉鵝養殖戶年均增收3萬元以上。
說起以后的打算,李玉峰滿懷信心地說:“隨著當地養殖戶的增多,今后肉鵝除了外銷,我還準備對肉鵝進行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打響汝南烤鵝品牌。”目前,他正積極與溫縣一客商進行洽談,建立肉鵝加工廠。
責任編輯:wind
(原標題:駐馬店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