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陽:農民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摘要: 本報訊 (通訊員 馬振民 吳 靜)一箱箱包裝精美的綠色農產品裝上汽車,一幢幢新穎別致的小康樓坐落在綠樹掩映的村莊,一撥撥新農民進城辦廠經商,一條條平直寬闊的柏油路穿梭在鄉村……眼下,在正陽縣這些看
本報訊 (通訊員 馬振民 吳 靜)一箱箱包裝精美的綠色農產品裝上汽車,一幢幢新穎別致的小康樓坐落在綠樹掩映的村莊,一撥撥新農民進城辦廠經商,一條條平直寬闊的柏油路穿梭在鄉村……眼下,在正陽縣這些看似平常的景象,卻折射著農民的幸福指數在不斷提升。
近年,正陽縣始終堅持統籌發展的思路,以農民生活幸福不幸福作為工作的出發點,逐年提升農民的幸福指數,逐步縮小城鄉差距,讓農民過上舒適幸福的生活。
標準化生產,讓農產品身份倍增。正陽縣在全縣大力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努力讓農產品成為消費者喜愛的“綠色食品”,以此增加農民收入。在實際操作中,該縣參考國際農畜產品最新標準,制定了花生、小麥、西瓜、蔬菜、水稻等農業標準化技術種養規程,建立健全了組織體系、示范體系、服務體系和監測體系,并采取“龍頭企業+生產基地+農戶”的示范帶動措施,積極推行標準化生產。目前,該縣花生、小麥、生豬已有80%的數量達到了無公害標準要求,蔬菜、白靈菇、梨、杏等產品被確認為省級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標準化生產基地和無公害農產品標志,建設按照標準化生產的種植基地和飼養小區70多個,標準化生產每年為全縣農民帶來2億多元的收入。
新農村建設,改善農民居住環境。正陽縣以建設新農村為契機,把“空心村”治理列入重要工作日程,編制了全縣村鎮建設用地規劃,在全縣鄉、村、組設立三級示范點,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審批、統一施工。蘭青鄉楊樓村原有農戶564戶,分散居住在21個自然村,現已搬進了兩個居民新區。居民區家家戶戶的二層小樓整齊劃一,前庭栽花種草,后院建有沼氣池、車庫,實現路、水、電、有線電視、通信“五通”。目前,像楊樓村這樣的居民新區在全縣有40個。
城鎮設崗位,農民擁有多重身份。該縣通過出臺戶籍改革、招商引資等優惠政策,降低農村富余勞動力進城從事二、三產業和發展民營經濟的門檻,鼓勵頭腦靈活的農民或經商辦廠或進廠當工人。目前,全縣有2萬多農民進城當老板、進企業當工人,也擁有了市民、老板、工人等身份。
“村村通”建設,讓農村交通越來越方便。近年,正陽縣采取國債資金、激活民間資本等多種融資辦法,打響了鄉村公路建設攻堅戰。近3年內,該縣累計投入公路建設資金近10億元,新建、改建、擴建公路500多公里。全縣200多個村已通了水泥路或柏油路,農民不再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從家門口就可以把農副產品運往外地,農產品商品率在80%以上。
責任編輯:wind
(原標題:駐馬店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