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山李新店鄉水稻喜獲豐收
摘要: □晚報記者 郭建光 侯偉峰 通訊員 代繼紅 本報訊 昨天一大早,確山縣李新店鄉黃樓村的李老漢就把兒子從被窩里拽起來,讓他趕緊把家里的四輪車開出來,等吃過飯去米廠賣剛收下的稻谷。不一會兒,3000
□晚報記者 郭建光 侯偉峰 通訊員 代繼紅
本報訊 昨天一大早,確山縣李新店鄉黃樓村的李老漢就把兒子從被窩里拽起來,讓他趕緊把家里的四輪車開出來,等吃過飯去米廠賣剛收下的稻谷。不一會兒,3000多公斤稻谷進了米廠的倉庫,5000多元錢到了李老漢手里。
今年52歲的李老漢名叫李胡,是李新店鄉李新店村村民。李老漢家5口人,承包了7畝半地,除了一畝多地種菜外,其余6畝種糧食。前幾年,鄉里沒什么水利設施, 群眾種地是靠天吃飯。由于李新店鄉屬于淺山丘陵地,山崗地最怕旱,一遇干旱年景,農民就要賠血本。
近年來,該鄉以二道河水庫和現有河流的水為水源,修水渠、建攔河壩、建提灌站、推大塘。經過近十年的努力,該鄉已修水渠70多公里、建設攔河壩10余座、 建設提灌站30多個、推大塘400多口,今年又投資1000萬元興建了管網灌溉工程,使該鄉的水利設施更加完備。全鄉的可灌溉地面積從10年前的不足千畝,到現在已經有3萬多畝。遍布全鄉13個村、100多個村民組的水渠,讓2萬多畝旱地變成了水田, 僅此一項就讓群眾每年增收500多萬元。水利建設還帶動了其他產業的發展,李新店、楊灣、武棚、王樓等村的上千戶群眾,利用水利條件搞蔬菜種植,使該鄉成為幾千畝的蔬菜種植基地。菜農們每年收入1000多萬元。水利建設真正給群眾帶來了實惠。
在確山縣李新店鄉,像李胡這樣的稻農比比皆是。昨天上午,記者在該鄉黃樓村黃莊村村民黃子立的5畝稻田里看到,沉甸甸的稻穗將稻稈壓彎了腰,陣陣稻浪隨風而過,呈現出一派豐收的景象。
據了解,確山縣李新店鄉今年種植水稻2萬多畝,豐收已成定局。
責任編輯:wind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