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棚蔬菜成為確山農民增收的“助推器”
摘要: 本報訊 (記者 張新義 通訊員 李 璞 鄧春喜)普會寺鄉張營村是確山縣發展蔬菜產業的試點村。2006年10月,村民楊建軍、李堂帶頭發展了6座溫棚黃瓜,平均每棚產量1萬多公斤,收入2.8萬多元。僅兩年多
本報訊 (記者 張新義 通訊員 李 璞 鄧春喜)普會寺鄉張營村是確山縣發展蔬菜產業的試點村。2006年10月,村民楊建軍、李堂帶頭發展了6座溫棚黃瓜,平均每棚產量1萬多公斤,收入2.8萬多元。僅兩年多的時間,全鄉已建成蔬菜大棚149座,占地11.92萬平方米,初步形成了以張營、馬溝、白山等6村為主的蔬菜生產基地。這是確山縣大力發展蔬菜產業、切實增加農民收入的一個縮影。
政府引導。2007年,確山縣被市政府確定為發展蔬菜生產的三個重點縣之一。該縣把蔬菜生產作為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抓手,成立了蔬菜生產辦公室,具體負責蔬菜生產的各項日常管理工作,并把發展溫棚蔬菜等高效農業列入“三杯”競賽考評體系,有力推進了蔬菜生產持續發展。
政策扶持。確山縣政府決定,農戶每建一座標準日光溫棚,縣、鄉鎮政府幫助協調2萬元貸款,貸款利息全部由縣、鄉鎮財政貼息;凡集中連片新建30座日光溫棚(每座占地面積667平方米以上)的農戶,每座溫棚補助2000元;凡集中連片新建50座塑料大棚,每座占地一畝以上的農戶,每棚補助1500元。去年初以來,全縣用于溫棚小區建設的資金就在700萬元以上。同時,該縣還在技術指導上搞好服務,先后與河南農大、省農科院等科研機構建立了協作關系,積極聘請專家擔任技術顧問,從基礎建設到育苗、栽培、管理負責全程技術指導。據統計,該縣已累計舉辦各類蔬菜培訓班30多期,培訓農民4000多人次,印發技術資料10萬多份,實現了技術與生產的有效對接,提高了蔬菜生產的技術含量。
群眾參與。確山縣決策者一致認為,發展蔬菜生產,農民是主體,保護、調動、激發廣大農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是蔬菜產業發展成敗的關鍵。在實際工作中,他們深入宣傳,廣泛發動。縣、鄉鎮先后召開不同層次的動員會,組織近千名鄉鎮、村、組黨員干部和群眾代表,分20批到山東壽光等地參觀考察,同時利用廣播、電視、宣傳單等形式進行宣傳,為蔬菜生產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他們注重抓大戶、抓典型,用看得見、摸得著的典型來帶動和影響群眾。同時,他們鼓勵縣、鄉鎮、村干部投資或入股參與溫棚建設,與菜農結成利益共同體。
部門服務。確山縣發揮市場的帶動作用,積極做好蔬菜生產與市場的對接工作,在服務上下工夫,先后鞏固、完善蔬菜交易市場20個,新建蔬菜批發市場3個,初步形成以城鎮和干線公路沿線為主,輻射全縣城鄉的蔬菜流通體系。他們采取聯戶建棚、合作建社等模式,積極培育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組織。目前,全縣共成立“蔬菜協會”、“蔬菜合作社”等各類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15個,切實為農戶提供產、供、銷一條龍服務。該縣還通過開辦電視專欄、網格專欄等形式,定期發布蔬菜價格信息和供求信息,引導群眾圍繞市場抓生產,有效降低了農民的風險,增加了農民收入。
幾年來,該縣初步形成了以三里河、普會寺、盤龍、劉店等鄉鎮為主的溫棚蔬菜生產基地。2008年,全縣新建蔬菜大棚443座,累計建日光溫室770座,溫棚蔬菜產業成為農民增收的“助推器”。
責任編輯:wind
(原標題:駐馬店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