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農民持續增收新動力
摘要: 解放勞動力 發展生產力土地規模經營成為上蔡農民持續增收新動力科學流轉土地讓全縣30萬勞動力實現有序轉移,大批“農場主”、“農老板”、“農經理”如雨后春筍應運而生 本報訊(記者 胡海清 劉華山 胡殿
解放勞動力 發展生產力
土地規模經營成為上蔡農民持續增收新動力
科學流轉土地讓全縣30萬勞動力實現有序轉移,大批“農場主”、“農老板”、“農經理”如雨后春筍應運而生
本報訊(記者 胡海清 劉華山 胡殿文)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麥子剛種下,緊跟著下了一場及時雨,眼瞅著麥苗乍吐新綠,田地一派生機,上蔡縣楊集鎮種糧大戶鄺建國心里美滋滋的。今年,他在轉包的480畝土地上全部種上了優質小麥,按今年每畝550公斤的產量計算,明年可打26萬多公斤麥子,除去成本投入,凈收益20萬元不成問題。
全國扶貧開發重點縣上蔡縣有139萬人、159萬畝耕地,人均耕地不足1.2畝,如果單純依靠土地,很難實現農民持續增收。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不少農民紛紛外出打工掙錢,承包地粗放經營、收益甚微。此時,一批精明的農民致富能手看準“商機”,悄然興起土地轉包經營,上蔡由此出現早期土地流轉、規模經營的萌芽和雛形。
上蔡縣委、縣政府尊重農民首創精神,因勢利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30年來,不但實現了30萬勞動力的有序轉移,每年帶回10多億元勞務收入,而且闖出一條土地有序流轉、科學流轉的新路子,農業規模經營搞得朝氣蓬勃、紅紅火火。上蔡糧食生產已連續5年取得飛躍發展,今年又創造了糧食總產11.87億公斤的最好成績,繼續保持“全國糧食生產百強縣”先進位次。
“土地流轉好就好在解放勞動力、發展生產力。大批勞動力從土地上走出來務工創業,大塊土地向懂技術、會經營的大戶流轉而權屬不變,有利于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發展高效農業、科技農業,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上蔡縣委書記李海洲如是說。
初步統計,上蔡現已培育100畝以上種糧大戶40多家,50畝以上蔬果大戶50多家,300畝以上花木大戶30多家,農民自發成立專業合作組織200多家。目前,全縣實際進入規模經營的流轉耕地有近30萬畝,大批“農場主”、“農老板”、“農經理”如雨后春筍應運而生,有力推動了農村經濟繁榮發展。2008年,全縣百畝以上種糧大戶純收益均在7萬元以上。
與種糧大戶相比,花木大戶的收益更高。上蔡縣和店鄉種植花木已有30多年歷史。現在,全鄉共發展花木基地2.6萬畝,其中百畝以上的花木大戶有120多家。和店鄉六肖村農民張楊六,憑著手中轉包的5600畝花木基地,成為遠近有名的“花木大王”。他經營的雪松、女貞、玉蘭等上百個花木品種,暢銷河北、山西、新疆等省區。近年,僅為北京奧運場館綠化就提供優質花木6萬多株,收益上百萬元。
張楊六深有感觸地說:“過去土地流轉沒有政策指導,俺只是小打小鬧。現在政策明確了,俺的信心更足了、干勁兒更大了。俺要再轉包5000畝土地,建立萬畝花木基地,實現年產值5000萬元。”
責任編輯:wind
(原標題:駐馬店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