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山縣三大特色產業促進農民增收
摘要: 本報訊 (通訊員 李 璞 鄧春喜)建設新農村,產業要先行。近年來,確山縣委、縣政府狠抓飼養業、種植業和勞務經濟三大特色產業,促進了農民增收、農村富裕。今年上半年,農民人均現金收入2068元,比上年
本報訊 (通訊員 李 璞 鄧春喜)建設新農村,產業要先行。近年來,確山縣委、縣政府狠抓飼養業、種植業和勞務經濟三大特色產業,促進了農民增收、農村富裕。今年上半年,農民人均現金收入2068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3.4%。
飼養業“興”起來。在農業發展中,確山縣先后走出了一條富縣富民的產業化新路子,先后建成養牛示范專業村16個,建成規模養殖小區71個,發展規模養殖大戶4327戶。全縣黃牛飼養量達25萬頭,豬、羊飼養量分別達58萬頭和20萬只,肉、蛋、奶產量分別達5萬噸、10萬噸、4326噸,人均牧業收入1800多元。
種植業“火”起來。該縣在做好特色農業的同時,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健全農業科技隊伍,用工業理念發展農業,提高了農產品效益。他們按照國家農作物生產技術標準,實施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先后打造出“確山紅油栗”、“確山紫油栗”、“朗陵罐酒”、“瓦崗紅薯”、“銅山煙葉”、“留莊優質粳米”等綠色品牌。這些綠色產品不僅成了市場上的搶手貨,而且也拉動了確山的區域經濟。如今,確山的板栗、食用菌、中藥材、西瓜等都有一套比較成熟、規范的標準化生產和管理模式。全縣果樹新種植面積達1.5萬畝,果園經濟林面積達18萬畝,實現收入6749.3萬元,農民人均果品收入452.8元;種植板栗、西瓜、紅薯等作物和以夏枯草、半枝蓮為主的中藥材的種植戶有2萬多戶,種植面積60多萬畝。
勞務經濟“活”起來。今年年初以來,該縣縣委、縣政府積極探索發展勞務輸出的新路子,新開辟東莞、江門等4個勞務基地,基地總數達21個。按照農村勞動力和城鎮下崗職工同步輸出,務工時間由臨時性、季節性向固定性、長年性轉變,輸出地點由分散型向基地型轉變的思路。目前,全縣已從企業下崗職工、失業人員中輸出勞務工7090人。全縣長年在外務工的勞務人員達6萬人,其中有8000名勞務人員與用人單位簽訂了3年以上的長期用工合同。截至目前,全縣累計輸出城鄉勞動力6.46萬人,占全年計劃的95%,其中組織輸出2.41萬人,勞務收入1.9億元。
責任編輯:wind
(原標題:駐馬店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