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陽:建設“水”生態 “滋潤”新農村
摘要: 實施“五項工程” 促進農民增收泌陽:建設“水”生態 “滋潤”新農村 本報訊 (通訊員 張成亮 陳 磊 王清江)今年夏收,產糧大縣泌陽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該縣小麥平均單產412公斤以上,總產量4
實施“五項工程” 促進農民增收
泌陽:建設“水”生態 “滋潤”新農村
本報訊 (通訊員 張成亮 陳 磊 王清江)今年夏收,產糧大縣泌陽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該縣小麥平均單產412公斤以上,總產量4億多公斤,不但較去年產量穩中有增,而且涌現一部分畝產“千斤村”和“千斤地塊”。群眾說,在幾十年不遇的大旱之年,夏糧豐收是泌陽縣持續不斷打造“五項工程”、建設農村水生態環境的結果。
建設“穩糧工程”,夯實農村發展基礎。該縣有大、中、小型水庫73座,為充分發揮灌溉效益,以滿足發展優質、高產、高效農業的需要,他們立足實際,科學規劃,圍繞建設旱澇保收田這個水利建設中心,狠抓灌渠硬化、打井配套及蓄、引等水源工程,使農田水利建設得到了長足發展。利用灌區水資源,該縣幫助農民發展200畝以上日光溫棚蔬菜基地2個,發展旱改稻、旱改蓮面積10萬余畝,發展30畝以上花卉基地6個,灌區內農民年人均增收500多元。目前,全縣有效灌溉面積48萬畝,旱保田建設面積36萬畝。
建設“生態工程”,保水保土造福人民。立足荒山面積大的實際,該縣組織工程技術人員,踏遍全縣荒山禿嶺、溝溝壑壑,搞規劃、繪藍圖,提出了集中連片、連續治理的方案,全力打造水土保持型生態農業,形成了“林果上山、糧田下川、生態鎖邊”的節約資源型生態農業。目前,該縣共治理荒山面積140萬畝,并發展以梨、桃、李為主的水保經濟林30萬畝,形成千畝桃棗梨基地9個、萬畝板栗基地5個,每年給全縣群眾帶來3億元以上的經濟收入。
建設“民心工程”,好事實事改善民生。為徹底解決全縣缺水區的群眾飲水安全問題,改變缺水區人民生產生活條件,在多變的地質環境條件下,該縣多方籌措資金,先后建成38處集鎮供水工程、22處村級自來水工程,集鎮供水和大口井工程40多處,共打中深井89眼、配泵52套、建水塔47座,解決了22個鄉鎮、96個自然村、6.2萬人及2.1萬頭大牲畜的安全飲水問題。
建設“平安工程”,保障防洪防澇安全。該縣從關心群眾疾苦、服務人民群眾出發,不斷拓寬融資渠道,共籌集資金2000多萬元,對1座中型水庫、25座小型水庫進行了除險加固,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提供了安全保障,同時擴大了灌溉面積,實現了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效果。
建設“富民工程”,促進農民增收致富。該縣水域廣闊,庫、塘、堰、壩星羅棋布,可養魚水面10萬余畝。為引導農民發展特色漁業,該縣廣泛發動群眾因地制宜修建投資少、見效快的微型水利設施,發展庫塘精養、半精養,積極推進名、特、優、新品種養殖,大力發展網箱、網欄、網圍“三網”養魚,使不少農民走上養魚致富的道路。
目前,該縣涌現水產養殖村22個,涉及農戶1300多戶,全縣水產品年產量在160萬公斤以上,養殖戶僅水產養殖一項人均年純收入在2500元以上,不少農戶所建庫塘形成了水中有魚、水上有鴨、岸上有豬、地里有果的“生態莊園”。
責任編輯:wind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