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產業集聚區建設 構筑跨越發展大平臺
摘要: 駐 宣2012年,產業集聚區作為市委、市政府確定的經濟發展十項重點工作之一,經過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工作力度不斷加大,在完善規劃布局、培育主導產業、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就業承載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駐 宣
2012年,產業集聚區作為市委、市政府確定的經濟發展十項重點工作之一,經過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工作力度不斷加大,在完善規劃布局、培育主導產業、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就業承載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全市12個產業集聚區建成區面積已達80.44平方公里。2012年1月~11月,產業集聚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59億元,居全省第10位,占全市的比重為65%;累計入住企業1070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71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92.3億元,占全市的比重為66.4%;吸納就業人員逐年遞增,從2009年的11.3萬人增加到2012年10月底的16.18萬人,產業集聚區已經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主要平臺。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規劃布局更加科學。按照省政府提出的 “三規合一、精準對接”原則,今年我市把做好產業集聚區的規劃調整工作作為重點工作來抓。截至目前,我市共上報11個產業集聚區的發展規劃調整方案,其中上蔡縣產業集聚區的規劃調整方案已經得到批復;市產業集聚區、經濟技術產業集聚區、西平縣、平輿縣、新蔡縣、泌陽縣、汝南縣7個產業集聚區的規劃調整方案已經得到省產業集聚區聯席會議辦公室同意;正陽縣、確山縣、遂平縣等3個產業集聚區的規劃調整方案正在向省有關廳局匯報和銜接。調整后的規劃將更加符合發展實際,為我市產業集聚區項目入住、產業集聚、產城融合提供堅強保障。
主導產業不斷壯大。為解決部分產業集聚區主導產業不突出、規劃布局散亂、產業競爭力不強的問題,我市開展大招商活動,積極推動各縣區圍繞主導產業招商、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招商,突出招大引強,并出臺《關于在全市各產業集聚區實行產業和項目統籌布局的意見》,對不符合產業集聚區主導產業的項目實行跨縣區落地。目前,部分產業集聚區的主導產業已經初具規模,如市產業集聚區形成以天方藥業和昊華駿化為龍頭的醫藥和煤化工產業集群,裝備產業集聚區形成以中集華駿、大力天駿為龍頭的裝備制造產業集群,遂平縣產業集聚區形成以徐福記、一加一面業、益康面粉為龍頭的食品加工產業集群,上蔡縣產業集聚區形成以榮光鞋業、漢帛服飾、華倫玩具為龍頭的輕工制造產業集群,平輿縣產業集聚區形成以惠成皮革、帕加尼工業園為龍頭的皮革皮具產業集群,汝南縣產業集聚區形成以立馬車業、綠佳車業為龍頭的電動車產業集群。
項目建設力度不斷加大。2012年以來,全市集中開工五批164個億元以上項目,總投資967.9億元。市產業集聚區投資30億元的海川玻璃、投資10億元的中多鋁材年產6萬噸新型工業鋁材、投資5億元的豫郵大地年產40萬噸新型專用肥料生產等項目,平輿縣產業集聚區投資12億元的啟軒家具工業園、投資6億元的艾煒特電子等項目,汝南縣產業集聚區投資1.8億元的迪陽電動車年產50萬臺電動車、投資1.6億元的立馬電動車零部件等項目的開工建設,必將有力推動產業集聚區項目上規模、產品上檔次、技術上水平,提升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經濟帶動作用持續增強。2012年1月~11月,全市產業集聚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59億元,增長36.2%,高于全省增速0.7個百分點;總量占全市的比重為65%,較去年同期提高了3.6個百分點。2012年1月~10月,全市產業集聚區規模以上工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792.3億元,增長25.9%,高于全省增速5.3個百分點,總量占全市的比重為66.4%。前三季度,全市產業集聚區在建項目518個,占全市在建項目的42%。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07個,占全市億元以上項目個數的85%。
招商引資能力不斷提高。2012年以來,全市產業集聚區引進省外資金項目142個,居全省第4位、黃淮四市第2位,平均每個產業集聚區引進11.8個項目,較全省平均水平多1.5個,其中平輿縣產業集聚區引進22個項目;累計引進合同省外資金447.4億元,居全省第3位、黃淮四市第2位,增長94.9%,高于全省增速63.3個百分點,其中市產業集聚區引進合同金額105.9億元;實際利用省外資金123.6億元,其中市產業集聚區和平輿縣產業集聚區的實際利用省外資金分別達27.1億元、20.1億元,增長126.8%,高于全省增速98.3億元,居全省第3位、黃淮四市第1位。
就業承載能力持續提升。隨著產業集聚區內一批建設項目的竣工投產,產業集聚區吸納就業能力不斷提高。2012年1月~11月,全市產業集聚區規模以上工業全部平均從業人員達16.18萬人,居全省第5位、黃淮四市第1位;增速23.4%,居全省第3位、黃淮四市第1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2個百分點,其中從業人員超過15萬人的有泌陽縣、平輿縣、上蔡縣和市產業集聚區、驛城區裝備產業集聚區。產業集聚區的建設發展,增加了吸納就業的內生能力,發揮了項目建設和產業發展對全市就業增長的帶動作用。
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繼續加快。預計2012年完成基礎設施投資46.36億元,修建道路
責任編輯:wind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