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達集團涉債務擔保被破產重整 兩度賣子500強夢碎
摘要: “申達系”:兩度賣子 “500強”夢碎 申達集團涉債務擔保被破產重整,旗下兩家上市公司中達股份和江蘇申龍先后“賣殼”還債 近日
“申達系”:兩度賣子 “500強”夢碎
申達集團涉債務擔保被破產重整,旗下兩家上市公司中達股份和江蘇申龍先后“賣殼”還債
近日,中達股份發布重組預案稱,擬出售全部資產、負債及業務,并以定增方式收購深圳市保千里電子有限公司100%股權。重組后的中達股份,由塑料包裝公司搖身變為一家高科技安防公司。
除了此次賣殼的中達之外,隸屬“申達系”的另一家上市公司“江蘇申龍”早已在2011年賣殼。相繼兩度“賣子”之后,曾顯赫一時的“申達系”在資本市場上已經節節潰敗。
創始人曾上榜福布斯
“申達系”旗下中達股份“賣殼”的重組方案發布后,中達股份接連拉出7個漲停,這讓股吧里的投資者雀躍不已。但中達股份曾經的東家“申達系”已經徹底沒落。
“申達系”的主體為申達集團,申達集團此前是中達股份控股股東。資料顯示,申達系主體為申達集團,后者主要從事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申達集團成立于1994年,注冊資本11000萬元,由江陰市申港鎮投資有限公司、自然人張國興、張國平、張國偉和公司其他高級管理人員出資設立,其中,持股申達集團70%股權的張國平是公司法人代表和實際控制人,也是公司的主要創始人。
農民出身的張國平,其創業經歷和成績堪稱輝煌:
1980年代,張國平帶領數十名子弟兵在農村籌資建廠。1996年,張國平及其團隊自發研制煙膜技術成功,為企業創造利潤數億元;1999年,建立全國第一家專業化包裝園區;2004年,申達集團進入中國企業500強名單,同時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中國軟塑包裝行業龍頭企業。
張國平本人也收獲了諸多稱號:1998年“中國包裝企業十大杰出人物”、2001年“全國鄉鎮企業家”、2002年“中國優秀企業家”、2003年“江蘇省優秀民營企業家”、2005年“江蘇省勞動模范”……
在此期間,張國平控制的申達集團通過旗下兩家上市公司,涉足多項領域的投資,其中包括房地產行業、典當行業、擔保行業、酒店業等。巔峰時期,申達集團的總資產達到百億。2005年,創始人張國平連同其兩位兄弟登上了福布斯富豪榜。
曾經實力雄厚的張國平及其“申達系”,是怎樣淪落到一再賣殼并逐漸沒落的?
禍起債務擔保
整個申達系一度擁有兩家上市公司,五大集團,50家左右的骨干企業。2008年10月,申達集團董事長張國平告訴媒體,他的目標是讓申達進入“世界500強”。6年之后的如今,不僅申達集團沒能如愿進入世界500強行列,連同以集團為主體的整個“申達系”,也迎來了潰敗的命運。
2006年,申達作為擔保方,被卷進江蘇太平洋建設集團的連帶擔保責任,多家債權銀行向申達求償金額達數億元的貸款。通過調查發現,截至2006年11月30日,申達集團資產總額59.1576億元,負債總額42.0725億元,資產權益比只有8.85%,資產負債率奇高。
作為申達集團的核心上市公司,中達股份貸款規模也非常驚人。截至2006年底,僅短期貸款就達到23.193億元,應付票據也有6.07億元。截至2007年上半年,中達股份對內對外擔保余額共計15.031億元,占凈資產的比例高達152.18%。江蘇申龍同樣未能幸免,截至2007年6月30日,擔保總額共計4.567億元,占公司凈資產的比例為119.27%。
分析認為,申達系不僅存在大量的體系內擔保,而且還有較大數量的對外擔保,其中中達股份、江蘇申龍為資產負債率超過70%的企業擔保金額超過10億元。
申達系還存在其他問題,比如盲目擴張產能,脫離主業,盲目涉足房地產和準金融行業,導致大量資金沉淀,難以收回。
兩上市公司被抽血
為解決集團的資金危局,張國平開始將手伸向集團實際控制的兩家上市公司“中達股份”和“江蘇申龍”。
2006年7月,中達股份與申達集團和江蘇瀛寰(江蘇瀛寰是中達股份和江蘇申龍原第二大股東)簽訂出資轉讓協議,以1.8億元收購申達集團持有的江陰申達大酒店有限公司70%股權;以2億元收購申達集團、江蘇瀛寰分別持有的常州御源房地產有限公司39%和51%股權。同時,申達集團和江蘇瀛寰公司分別將對常州御源和申達大酒店持有的1.2億元債權一并轉讓給中達股份。
同年9月,江蘇申龍和控股股東申達集團簽訂了《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決定以1.04億元向申達集團購買公司周圍9宗工業用地的土地使用權;半個月以后,江蘇申龍通過了兩項收購提案,決定以3012萬元收購申達集團持有的靖江國際大酒店32%的股權,以6000萬元收購江蘇瀛寰持有的東海證券4.95%的股權。
通過這一系列資本運作,旗下兩家上市公司為申達集團“輸血”,前后高達近10億元。對集團的“獻身”給江蘇申龍的業績帶來了直接影響。2007年到2009年,江蘇申龍連續虧損。2009年,江蘇申龍被暫停上市。中達股份也遭遇了相同的命運,2006年當年,公司凈利大幅下滑,2007年至2009年,公司虧損總額超5億。
2008年4月,中國農業銀行江蘇分行、中國建設銀行江蘇分行牽頭的江蘇省19家金融機構,36家參貸行,共同放款57.19億元“發展資金”注入申達集團的19家經營企業,為這一明星民企救急。
按照張國平當時的說法,這是申達提出的一套“創造性的解決方案”,“資金如新鮮血液般注入申達,使企業重新煥發了活力”。
但事實并未如同張國平所說“使企業煥發了活力”,在接下來的幾年中,“申達系”接連陷入更深泥沼。
申達系賣殼還債
2011年8月26日,停牌達兩年半之久的*ST申龍(即停牌前的江蘇申龍)發布公告稱,“經中國證監會并購重組委審核,公司重大資產出售及以新增股份吸收合并海潤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事項獲得有條件通過”。
資料顯示,截至2012年三季度末,上市公司貸款余額為18.1億元,其中流動資金貸款本金7.6億元及相應利息已經逾期,固定資產貸款金額為10.5億元,也于2013年4月到期。通過對申龍的重組,海潤光伏實現借殼上市。
2012年9月27日,江蘇省政府主持召開銀團協調會議,研究申達集團銀團貸款風險化解工作。11月公司披露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專題會議紀要顯示,與會銀行同意對申達集團進行整體破產重整。
于是,申達系旗下僅剩的一家上市公司中達股份,成為集團的又一個販賣對象。
2013年4月30日,中達股份宣布收購常州中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55%的股權,但該事項最后擱淺。一個月后的2013年5月30日,中達股票開始停牌;2014年5月27日,中達股份發布重組預案稱,擬出售全部資產、負債及業務,并以增發方式收購保千里100%股權,擬購買資產的預估值不超過30億元。
根據與保千里的重組預案顯示,中達股份擬向莊敏等5名發行對象以非公開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其合計持有的保千里100%股權,該項資產總估值不超過30億元。發行價格為2.12元/股,合計發行數量不超過14.15億股。而據媒體報道援引保千里的財務數據顯示,公司股東權益的賬目價值只有2.6億元。該筆交易完成后,莊敏以37.9%的持股比例,成為新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據報道,通過此次重組,中達股份獲得收益約8.92億元,原銀團債務得以清償,其中有一部分被豁免。
□新京報記者 張泉薇 北京報道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