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新愛 撐起創業一片天
摘要:通訊員 張新華 王 偉勞動模范是時代的先鋒、群眾學習的榜樣。學習宣傳勞模的先進事跡,大力弘揚勞模精神,是時代的召喚、社會的需要。近年來,正陽縣的魯新愛從事食用菌栽培
通訊員 張新華 王 偉
勞動模范是時代的先鋒、群眾學習的榜樣。學習宣傳勞模的先進事跡,大力弘揚勞模精神,是時代的召喚、社會的需要。近年來,正陽縣的魯新愛從事食用菌栽培,通過自學鉆研和外出學習取經,并請教科研單位專家,加之通過自已辛勤努力,對各種信用菌的栽培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經驗,并且帶動鄉親們致富。
作為省勞動模范的魯新愛,是于2003年在正陽縣蘭青供銷社下崗失業后,不甘落伍,通過看報紙雜志學習探討,對食用菌栽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先后到安徽省阜陽市、河南省安陽市食用菌基地實地考察學習,掌握了一定專業知識;回家后聯合兩戶農戶籌集5萬元資金,開始了金針菇栽培。由于經驗少,管理不到位,他們2003年底投資的5萬元,到2004年上半年銷售后沒有盈利,反而賠了2萬元錢。真是花錢買經驗,雖然賠了,但他在實際操作中卻得到了書本上無法獲得的技術和知識,從而基本掌握了食用菌從制種、滅菌到出菇、管理以至銷售等一系列的實踐經驗。與他合伙的兩戶農民幫工也同樣獲得了栽培技巧,從而奠定了依靠食用菌栽培致富的信心。
魯新愛積累掌握了栽培經驗,組建了正陽縣食用菌種研究所,自己任所長。菌種研究所主要從事食用菌新品種引進、新技術研發、落后品種的改良及菌種研制創新工作,先后在河南省社科院和省菌種研究所的指導支持下,進行反復試驗,對比、改進。那些日子,他摸爬滾打,吃住都在食用菌生產基地,其中的辛酸苦辣只有他個人知道。功夫不負有心人。他試驗栽培的品種由最初單一的金針菇發展到現在的白靈菇、黑木耳、雞腿菇、平菇等11個品種。在此基礎上,他又牽頭組建了正陽縣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目前已發展社員1800多家,生產規模由2003年的2萬袋擴展到現在全縣年栽培500萬袋,普及全縣十多個鄉鎮,年產各類鮮菇2000萬公斤,實現銷售收入6500萬元,合作社社員每戶年均增收3.5萬元。
2010年至2013年,魯新愛個人每年出資2萬元在食用菌生產期間聘請省、市專家舉辦食用菌生產技術培訓班,為農民發放食用菌栽培技術資料6000多份,并定期邀請省、市食用菌專家到農民菇棚進行巡回指導,解決了廣大農民的技術難題,增強了他們依靠食用菌栽培脫貧致富的信心。他還經常為困難農戶劉文文、朱培炎等17人免費提供菌種和技術服務,使他們通過食用菌栽培,擺脫了貧困,過上了富裕的生活,從而為正陽縣在食用菌多品種發展、質量提升方面做了實實在在的工作。在他們的帶領下,2000多戶農民通過栽培食用菌實現了脫貧致富,大都蓋起了兩層小樓。這些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的社員,提起了他都翹起大拇指稱贊說:“沒有他的幫助,我們就沒有今天的好日子。”確切地說,他為全縣食用菌產業的健康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促進了農村的家庭和睦和社會和諧。
由于成績突出,魯新愛2009年4月被評為駐馬店市勞動模范,2010年被駐馬店市科學技術協會授予“先進個人”稱號,2011年10月被駐馬店市人民政府頒發“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12年4月獲河南省“致富帶頭人標兵”,2013年5月獲駐馬店“十大杰出(優秀)青年”稱號。2014年4月,他又被評為河南省勞動模范。
責任編輯:wtt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