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禮紅薯
摘要: “紅薯湯、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這句描述糧食供應緊張時代人們與紅薯緊密聯系的俗語,如今在上蔡縣農村有了新的內涵。昔日被群眾當作飼料的紅薯成為餐桌上
“紅薯湯、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這句描述糧食供應緊張時代人們與紅薯緊密聯系的俗語,如今在上蔡縣農村有了新的內涵。昔日被群眾當作飼料的紅薯成為餐桌上的新寵,以紅薯為原料加工產業鏈條成為脫貧致富的“黃金鏈”。
“現在紅薯全身都是寶,紅薯是群眾改善生活的上乘佳品,加工后還可制成淀粉,淀粉可制成粉條、粉皮,加工淀粉后的紅薯渣可制糖色,還能喂豬、制酒精,紅薯葉也是一道好菜,在城里的飯店可受歡迎了,紅薯秧曬干后也是上乘的飼料……”日前,正在上蔡縣城黑龍潭市場賣紅薯的齊海鄉柴冀村農民冀國選高興地告訴筆者。今年,他種植的2畝紅薯獲得了畝產600多公斤的好收成,僅此一項就可收入2500多元。
在上蔡縣像冀國選這樣種植紅薯、發展紅薯經濟的農戶有1.1萬多戶,種植面積達2萬多畝,相關產業產值達2億多元。
上蔡縣是農業生產大縣,農民歷來就有種植紅薯的習慣,尤其是粉絲、粉皮更是當地農民的絕活。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的變化,人們對小雜糧的需求也越來越突出。面對這一需求,該縣緊緊抓住紅薯種植以及農民傳統的“三粉”加工優勢,大力引導和鼓勵群眾發展紅薯生產,拉長產業鏈,走產業化經營之路,實現了紅薯從糧食作物向經濟作物的轉變。
崇禮紅薯 河南 上蔡縣留榜種植專業合作社 上蔡縣崇禮全鄉,涉及格了朱村、枯河村、崇禮村、任莊村、岳徐村、西黨村、孫村村、東黨村、大付村、楊堂村、大朱村、坡朱村、大袁村、方堂村、后店村、張莊村共16個行政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14°58′00″~114°68′00″,北緯33°18′00″~33°35′00″。
責任編輯:wc
(原標題:博雅特產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