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縣產業集聚區5年發展綜述
摘要:當你步入位于縣城東南的西平縣產業集聚區時,你會看到:縱橫交錯的公路、規劃統一的廠房、郁郁蔥蔥的綠地,彰顯著園區基礎設施的成熟和完善;塔吊林立的重點項目工地、繁忙有序的生產車間、熱情滿懷的產業工人、來回穿梭的貨運卡車,共同構筑了一幅壯麗和諧的工業畫卷。
奮起直追促跨越
——西平縣產業集聚區5年發展綜述
通訊員 胡軍華 焦艷艷
西平縣產業集聚區日東工業公司車間一角。 通訊員 胡軍華 攝
當你步入位于縣城東南的西平縣產業集聚區時,你會看到:縱橫交錯的公路、規劃統一的廠房、郁郁蔥蔥的綠地,彰顯著園區基礎設施的成熟和完善;塔吊林立的重點項目工地、繁忙有序的生產車間、熱情滿懷的產業工人、來回穿梭的貨運卡車,共同構筑了一幅壯麗和諧的工業畫卷。
5年來,西平縣按照“以培育主導產業為重點,以發展產業集群為方向,以完善功能設施為基礎,以招商引資為抓手,以體制機制創新為保障”的發展思路,科學規劃、集中建設、發揮優勢、突出特色、扎實推進,把產業集聚區打造成了縣域經濟的增長極、招商引資的主平臺、農民轉移就業的主渠道。
目前,該縣產業集聚區規劃面積14平方公里,分為東、中、西3個區域,入住企業128家,初步形成了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機械電子制造兩個主導產業。2013年,集聚區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0.1億元,稅收9062萬元。
加大投入,完善基礎。圍繞打造全省優秀產業集聚區的目標,西平縣聘請天津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對集聚區進行了科學規劃,通過編制產業集聚區總體發展規劃來指導集聚區的建設發展,結合西平產業發展特點,規劃了機械電子制造產業園、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園、中小企業發展園、倉儲物流園和以高新技術及公共服務為主的綜合配套區,并組織規劃、國土、住建等部門加大對規劃執行的監督和管理,確保了規劃的嚴肅性。
幾年來,該縣累計投入資金7.6億元,修建了工業大道、金鳳大道、仙女河路、規劃路等道路14條100多公里,形成了“六橫八縱”的環形道路網絡。配套供排水、燃氣、通信等各類管網近
培育產業,打響品牌。圍繞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機械電子制造兩大主導產業,西平縣產業集聚區大力招商引資,累計引進項目102個,項目累計總投資150.2億元。目前,在建固定資產投資億元以上的工業項目27個,其中超10億元的項目1個,計劃總投資86.4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9億元,形成了以魯洲生物、天中生物、新益面業、中慧集團、豫糧生物等為龍頭的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集群,農副產品精深加工企業發展到35家,主營業務收入52億元;(上接第一版)以日東工業、鼎力桿塔、金鳳牧業、凱威鋼構等為龍頭的機械裝備制造產業集群,機械裝備制造業企業發展到21家,主營業務收入18億元;兩大主導產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占全區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88%。2013年,引進的光電信息高科技產業——西平光電產業園,已建成廠房4棟4.
招商引資,增強后勁。圍繞做大主導產業、培育新興產業,西平縣著力大招商、招大商,先后在廣東深圳、福建莆田、江蘇昆山舉辦3次優勢產業推介會,簽約項目30個,總投資171億元。全年分四批集中開工建設了41個億元以上項目,總投資168億元,其中工業項目33個,22個落戶在產業集聚區,11個落戶在人和工業園。
產城互動,集約發展。該縣堅持產城融合,以產興城,依城促產,把城鎮化和工業化有機結合起來,以城鎮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支撐城鎮化。把縣城的公共服務向產業集聚區延伸,形成了交通、通信、供水、供電、住房、教育、醫療、社會治理等一體化網絡。目前,產業集聚區已建設公共租賃住房41.
短短的5年間,西平產業集聚區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散到聚等一系列轉變。但放眼全省產業集聚區建設突飛猛進、轉型升級的大潮,西平產業集聚區卻還處在打基礎、擴規模、不成“型”階段,與全省乃至我市兄弟縣集聚區差距明顯拉大。
在
當前,西平縣產業集聚發展面臨嚴峻形勢,各項指標在全市綜合排名靠后。集聚區內企業整體規模小,大項目、高技術含量項目少,龍頭帶動能力支撐能力不強。園區內基礎建設還處于規劃建設起步階段,配套公共服務設施薄弱、服務功能不完善。
百舸爭流,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面對嚴峻的發展形勢,新一屆西平縣委、縣政府決心正視差距找原因,尋求突破謀發展。
“招商效果好不好,關鍵看各級領導干部的重視和努力程度。我們都要有一種‘坐不住’的緊迫感、‘睡不著’的責任感、‘等不起’的使命感,抱著對西平發展負責、對西平群眾負責、對西平歷史負責、對自己崗位負責的態度,自覺把招商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發揚說盡千言萬語、翻越千山萬水、付出千辛萬苦的‘三千精神’,用硬著頭皮、說破嘴皮、磨破腳皮的‘三皮’干勁,以‘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提升年’活動為載體,率先垂范,撲下身子,用盡法子,帶頭大招商、招大商。”縣委書記、縣長聶曉光在會上的講話鏗鏘有力。
2014年,西平縣將高強度投入、高速度推進、高質量建設,大力開展“產業集聚區建設提速年”活動,推進產業集聚區擴大規模、提高水平、提升能力,再上一個臺階。
明確招商引資方向。著力把第三產業作為招商重點,堅持工業和第三產業招商并舉。縣財政拿出3000萬元資金給予扶持壯大。要圍繞特色商業區建設,重點引進現代物流、特色餐飲、文化娛樂、企業總部基地等項目,引導第三產業集聚發展,提升產業規模和層次。
把握招商引資重點。重點圍繞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機械電子制造產業,大力引進上下游相配套的產業項目,延鏈補鏈,形成完備的產業鏈條,打造產業集群。按照省、市要求,培育一個年產值超過100億元的產業集群。依托西平光電產業園,大力引進電子信息產業項目,注重光電產業配套引進,實現“抱團入住”,迅速壯大,力爭入住并開工電子產業項目15家以上,形成初步規模效應。
打造招商引資平臺。要正視差距,承認落后,但又不能甘愿落后。要按照高強度投入、高速度推進、高質量建設的原則,大力開展“產業集聚區建設提速年”活動,加大投入,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功能,加強招商引資,引進一批壯大主導產業、符合戰略新興產業發展要求的大項目、好項目,力爭有中變強、無中生有。
創新招商引資方法。該縣對2014年招商方法進行了重新調整,要求每個招商責任單位,收集招商信息,認真甄別篩選,然后上報縣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審定后由縣招商局牽頭,組成專業招商團隊進行專題招商;提供信息的單位要跟蹤服務,搞好協調;重大項目由縣四個班子領導組成小分隊,帶領有關部門親自洽談,建立“群眾提供信息、單位收集信息、招商部門整理備案、專業團隊及時跟蹤、主要領導親自洽談”這樣一個上下聯動、重點突出、針對性強的招商工作機制。
嚴格招商引資獎懲。按照“易于操作、公開透明”的原則,今年對招商考核辦法進行修訂完善,出臺了《西平縣2014年工業項目招商引資工作考評細則》和《西平縣2014年第三產業項目招商引資工作考評細則》。同時,按照“重獎重罰、獎罰分明”的原則,該縣把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工作同單位和個人經濟利益、政治利益掛起鉤來。2014年,要更加嚴格落實獎懲辦法和考評結果的評價運用,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鄉鎮前5名、縣直前15名的單位,優先提拔1名符合條件的副科級干部,鄉鎮前3名、縣直前5名的單位,優先提拔1名符合條件的正科級干部,并按照文件規定給予資金獎勵;對未完成招商引資任務且鄉鎮排序后3名、縣直單位排序后5名的,按照文件規定予以經濟處罰,年終本單位不提拔干部。
“我們要緊緊抓住產業轉移和中原經濟區建設的歷史機遇,乘勢而上,把西平縣產業集聚區打造成‘三化’協調發展的魅力新區。”面對未來,聶曉光躊躇滿志。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