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照買賣分屢禁不絕 專家:將交通違法納信用體系
摘要: 漫畫:朱慧卿 自2013年元旦起,新交規“123號令”開始實施。由于增加了不少扣分項目,原有扣分項目也愈加嚴格,使得駕照買賣分的現象變得更為突出,甚至有
漫畫:朱慧卿
自2013年元旦起,新交規“123號令”開始實施。由于增加了不少扣分項目,原有扣分項目也愈加嚴格,使得駕照買賣分的現象變得更為突出,甚至有些在校生為了賺“外快”也參與其中。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與問卷網,對3494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9.9%的受訪者身邊存在駕照買賣分現象,61.4%的受訪者認為“法律意識淡漠”是駕照買賣分盛行的主要原因。
參與調查的受訪者中,74.8%的受訪者持有駕照,25.2%的受訪者沒有駕照。
65.9%的受訪者認為買賣駕照分是違法行為
家住遼寧省旅順市的大學生徐小宇曾回憶,經常有人到學生宿舍發買賣駕照分的小廣告。“偷偷把傳單從門底下塞進來,上面寫著‘親愛的同學,花大價錢學駕照但沒有車開,不如賣些分賺錢’之類的。”
徐小宇稱這種情況在網絡上也比較常見,到一些社區網站搜“駕照賣分”,會發現不少這類信息,有的是中介收分,有的是個人賣分。中介收分一般都是低價,如果遇到直接的買家,會拿到更好的價錢。
成都某電力公司職員王可坦言,自己就有買分的需求。王可的車是新車,兩年一審,現在快接近年審了,他準備去借幾個朋友的駕照來代扣分。“我開車很多年,不會因為闖紅燈扣分,主要是超速,有時我覺得自己是壓著速度走的,但被認定超速了也沒辦法。”王可表示,如果借朋友的駕照還不夠用,那就準備買分了。
天津市哲科律師事務所陳暉律師認為,駕照買賣分背后有利益驅動。面對新交規,許多人會想辦法鉆空子,而且由于駕照扣分處罰很嚴厲,駕照買賣分的價格也可能會更高。
為什么會出現“駕照買賣分”的現象?調查中,61.4%的受訪者認為是由于“法律意識淡漠”,56.6%的受訪者覺得是“監管不嚴”,49.9%的受訪者認為是“缺乏責任心”。
數據顯示,65.9%的受訪者認為買賣駕照分是違法行為,不應當發生;但同時也有17.9%的受訪者對此表示“各取所需,無可厚非”,還有6.2%的受訪者認為駕照買賣分應當“合理化”。
在北京某高校就讀的學生李然,還沒有考取駕照,但是談到駕照買賣分的事情,她表示非常反對。“既然這違反交通規定,那就不應該發生。”她說,“如果駕照分數不夠用,就說明駕駛技術不行,作為路人我對此感到擔憂。”
四川某廣告公司職員王武則有不同看法,他表示自己見過很多公司拿內部員工的駕照代扣分。“雖然我不會出賣駕照,因為涉及隱私信息,擔心泄露,但是如果朋友需要,我也不會有顧慮。”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丁立民指出,駕照代扣分最初是熟人之間相互幫忙,屬于人情往來,后來發現可以賺錢,就被“產業化”了。丁立民直言,駕照買賣分看似是個小行為,但實際危害很大。交通違法,實際上是侵害了公共秩序和他人的權益,本身是錯誤的,但是大家沒有意識到,甚至還有人從中獲益,這與維護法制社會、和諧社會都是相違背的。
專家建議將交通違法行為納入個人信用體系
關于如何制止駕照買賣分?調查顯示,64.6%的受訪者認為應該嚴查嚴打“買賣分”,45.3%的受訪者覺得應當出臺消分細則,此外,還有人表示支持設立鼓勵檢舉制度(39.2%)、將分數與保險費掛鉤(35.3%),以及提高參與者守法意識(30.7%)等。
陳暉認為,駕照扣分的情況國外也存在,但在抽查中如被確認有人替交罰款,那么交易雙方或者中介都會受到處罰,嚴重的還涉及妨礙公務等罪名。
丁立民表示,在許多西方國家,交通違法被納入信譽機制,一車一人,如果車輛違規被拍下,那么車主很容易被找到,一旦失去信譽,對個人的影響很大,甚至難以在社會立足。“如果把車和駕駛證借出去,就是把自己的權利給了別人。”
陳暉贊成將駕照扣分與信用度掛鉤。他認為如果這樣做,人們會顧忌自己的不良信用記錄,因為這將對他的貸款、保險、創業等各方面造成影響。違法的成本增大,就能起到很好的遏制作用。
丁立民提到,自己曾經和學生一起做過調查,發現許多駕駛員并不認為違反交通規則是信譽問題。他建議,2017年國家要建成全國信用平臺,也應該把交通違法行為納入其中。
調查顯示,有47.8%的受訪者建議在電子眼技術上有所提高,如拍車的同時拍人,可有助于制止買賣分,但丁立民對此提出了質疑。他表示,電子眼并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如果攝像頭變成高清,首先成本會上去,而且對戴帽子、墨鏡之類的情況也無濟于事。“之前對不扣安全帶的行為罰款,網上就出現了安全帶圖案的T恤衫。另外,會否侵犯隱私空間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面對駕照買賣分這類違法行為,重要的不是去想辦法如何加強懲戒和監視。”丁立民說,最根本的方法是在人們心中裝上電子眼,人人都應該有自覺的法律意識。他同時表示,社會各界,包括公益組織、學者和新聞媒體,都有責任宣傳普及交通法律意識,提升全社會的重視度。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中國青年報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