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取得讓群眾滿意的效果
——訪驛城區委書記鄭玉林
摘要: □晚報記者 李玉榮開欄語根據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涉及的單位和人員數量大,與群眾聯系更直接,需要處理的矛盾更復雜,群眾期望值和各方面關注度更高等特點,
□晚報記者 李玉榮
開欄語
根據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涉及的單位和人員數量大,與群眾聯系更直接,需要處理的矛盾更復雜,群眾期望值和各方面關注度更高等特點,市委教育實踐活動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宣傳組組織市直主要新聞媒體組成“一把手訪談”集中采訪團,對各縣區一把手進行集中采訪。從即日起,本報開設《一把手訪談》欄目,對各縣區一把手訪談稿件進行陸續刊發,敬請關注。
從早上8時開始,驛城區委書記鄭玉林就坐下來接待來訪群眾。問題處理了一個又一個,群眾走了一撥又一撥,鄭玉林始終沒有站起來,一直到下午2時。他剛從接訪室出來,看到外面又來了一撥群眾,就坐下來聽取群眾反映的問題,分析、處理……直到下午4時。
這是
落實“十項制度” 真正擔當責任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作為區委書記,一定要履行好第一責任人的責任。這不僅僅是一種有效的工作方法,也是一種價值導向、一種責任擔當,是活動善始善終、善做善成,不虛、不空、不偏、不走過場的重要保證。” 鄭玉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鄭玉林表示,驛城區制定并認真落實了“驛城區落實單位一把手第一責任人職責,抓實抓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十項制度”。
“十項制度”即第一責任人示范帶頭立行實做制度、教育實踐活動工作第一責任人周例會制度、關鍵環節第一責任人述職匯報制度、第一責任人履行職責情況民主測評制度、第一責任人推動重大問題解決實績考評制度、第一責任人約談制度、活動目標承諾和成效公示制度、第一責任人與督導組同責制度、第一責任人典型帶動示范激勵引領前行制度、教育實踐活動考核獎懲激勵制度,真正擔當起領導、組織和督促教育實踐活動開展的責任。
對查擺出的“四風”突出問題進行專項治理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當中,驛城區按照立行立改的要求,對查擺來出的“四風”突出問題進行專項治理,開展了六個方面的專項治理活動。比如,對群眾反映的區直、鄉直機關群眾辦事難問題,驛城區制訂了專門方案,召開了動員會,實行常委牽頭負責制,對群眾反映的辦事不規范、辦事不快捷、辦事不廉潔、辦事不透明、辦事不公道等問題,進行全面治理。
另外,還包括黨員干部婚喪喜慶事宜,大操大辦、借機斂財的專項治理,廉租房、經濟適用房資金發放的專項治理,城鄉低保資金發放的專項治理,以及突出信訪問題的專項治理。這些活動已經全面展開,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我們通過這些專項治理,使活動不偏、不空、不虛、不走形式、不走過場,努力取得讓群眾滿意的效果。”鄭玉林說。
在活動開展中,推動全區化解上級交辦案件79起,查處婚喪嫁娶大操大辦和不作為、亂作為、反作為案件4起。
幫助群眾和企業辦實事、好事2000多件
活動中,驛城區幫助群眾和企業辦實事、好事2000多件。
著力解決一批制約該區發展穩定的大事、要事。解決項目落地及群眾安置難、拆遷難問題,裝備產業集聚區路網、電網、水網建設及改造問題,中心城區精細化管理水平不高的問題,農村道路、農田水利建設等生產條件較差的問題等。
同時,全力抓好一批涉及群眾利益的實事,化解一批突出信訪問題,幫扶一批特困戶,抓好一批棚戶區和背街小巷改造項目,改建一批硬件設施薄弱的村室,建設一批農村衛生室及農民健身場所,建設區、鄉、村級群眾服務平臺及電子技術防范網絡,適時提高村級干部生活補貼等。
-faq�:��y Ȳ asci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年)
《剿撫澎臺機宜》和《京張路工撮影》這兩份檔案入選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其中,《剿撫澎臺機宜》是反映17世紀清政府收復臺灣的珍貴檔案文獻,由福建總督姚啟圣的幕僚宋淏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所著。后經姚啟圣作序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形成現稿。整個文本全部手書,是世間僅此一份的“孤本”。
該文獻內容為姚啟圣和宋淏對臺灣鄭氏政權的剿撫政策和策略的建議,同時詳細記載了澎臺島嶼、山川、風物、城鎮、民俗的情況以及臺風的發生規律。清朝國史館在撰寫施瑯傳時,將平定臺灣的功勞全歸于施瑯,以至后人論及康熙年間平定臺灣,多只知施瑯而不知姚啟圣,對此,史學界歷來存在爭議,這份檔案正好為我們解開疑團,為深入客觀了解姚啟圣及清政府收復臺灣的歷史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京張路工撮影》主要記敘的是中國自主設計和修建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沿線各站點、主要路段實景以及通車典禮情況,為清末民初著名的攝影師譚錦棠拍攝,上海同生照相館制作,分為上下兩冊,共178張照片,對中國鐵路發展史的研究,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據《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