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經理等機構人士投資美股 中概股成“影子A股
摘要: 近期,投資圈風聲鶴唳,老鼠倉、內幕交易成為業內人士的敏感詞匯。一些機構人士暗自慶幸未參與A股投資,而是去炒美股。 他們以中概股為大愛,相對大洋彼岸的美國
近期,投資圈風聲鶴唳,老鼠倉、內幕交易成為業內人士的敏感詞匯。一些機構人士暗自慶幸未參與A股投資,而是去炒美股。
他們以中概股為大愛,相對大洋彼岸的美國投資人,這些國內機構人士在信息方面有著明顯優勢。事實上,很多國內富裕人士已經成為美國中概股的主力推手,這類股票有時甚至脫離美股大勢,成為“影子A股”。
瓜田李下嫌
“明日某某公司將披露業績,預計會大幅見好,我判斷將出現一波大漲。”近日,某知名券商研究員在一個微信群中強力推薦一只美股。該微信群成員主要由公募基金經理、私募經理、券商研究員等人士構成,與其他微信群不同,這里談論的主要話題是美股、港股。
近日,從公募基金經理“老鼠倉”被抓,再到新財富分析師被查,以至以往甚少受到監管層關注的私募大腕兒也卷入內幕交易的傳聞,投資圈一時間草木皆兵。
不過,上述微信群的成員沒有這層擔心。“小心被查”,在上述研究員薦股后,有私募人士在群內調侃,而這位券商研究員回應,“咱談的是美股,不在監控范圍內。”
深圳一位陽光私募人士透露,類似的投資美股群在圈內十分常見,尤其是近期監管風聲緊,很多談論A股的群成員主動退出,而美股群卻一直活躍。“若比A股上市公司公告提前爆料,很難洗掉內幕交易罪名,但是談論美股無所謂,誰能監管呢?”
“在美國、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我們可以用自己名下賬戶隨便買入,不用像買A股那樣,還要找個‘馬甲’隱身。”上述陽光私募人士坦言。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很多公募基金經理、券商分析師等不能直接投資A股的機構人士擁有美股、港股賬戶。一位公募基金經理說,雖然所管理的產品不能投資美股、港股,但是個人賬戶一直在做相關投資,其信息優勢可以像對A股上市公司一樣突出。
事實上,目前國內各大證券研究所均有相應的團隊跟蹤美國中概股,而一些研究A股上市公司的分析師,也會經常組織有關中概股的電話會議。
中概股A股化
國內投資圈樂此不疲的參與熱情正在改變中概股走勢。有華爾街分析人士近日表示,4月末,受中國加強網絡監管影響,美國中概股大跌,而同期納斯達克指數僅小幅調整。數據顯示,中概股走勢已經偏離標普500和納斯達克指數,與A股滬深指數呈正相關。
一個可以作為佐證的現象是,中概股的交易活躍期多在北京時間的傍晚,而當北京時間進入深夜后,中概股成交漸趨平淡。“畢竟白天還要投資A股,太晚睡,第二天怎么有精神。”上述深圳私募人士說。華爾街的分析人士認為,影響中概股的資金大部分來自中國。大量的私募機構以“離岸基金”的形式駐留中國內地,進行實地調研并在美股市場投資。
陽光私募投資中概股已蔚然成風,根據私募排排網統計,目前投研團隊運作于國內且在海外發行有對沖基金的私募公司,包括景林、淡水泉、天馬、柏坊等近30家機構。從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的情況看,大部分私募在產品名稱上都有中國或相近的標識,在產品募集說明書中限定了投資范圍。海外私募產品多數只投資中國概念股,真正進行全球性投資的私募屈指可數。
數據顯示,目前內地已有10%的陽光私募發行海外基金,40%的陽光私募參與海外市場投資,還有30%的陽光私募正在籌備設立海外基金。陽光私募設立海外基金的通行模式是先開辦離岸資產管理公司,并在香港設立公司型基金;投研團隊在內地,而香港的辦公地點只負責后勤和市場。“香港的辦事處沒有多少事情做,主要是為了應付香港監管部門的檢查。”一位管理著數只海外產品的私募人士說。
對于國內富裕人士而言,投資美股并不是一件十分麻煩的事。不少投資人士有美國親屬,可以代開賬戶;而通過網上美股券商開戶,手續也非常簡單,只要在網上填妥相關表格,寄到美國總部即可,有些券商甚至支持無紙化開戶。此外,可以通過國內券商的香港子公司或香港券商委托下單,國內各大券商的“香港子公司”基本都有此類業務。客戶的小額炒股資金,可以各種正當理由通過正常的外匯渠道匯出;大額炒股資金則要借助地下錢莊過境。
A股拷貝美股思路
在中概股成為影子A股的同時,國內上市公司形成一股不小的美股映射趨勢。過去一年,A股的熱門行業一目了然,而股價能不能上去,以“是否能與美國科技牛股映射”最為流行,也最為簡便。從過往一年看,不少被爆炒的上市公司,其包裝的主題大都與“谷歌”、“蘋果”等美國上市公司產業鏈相關。“再不濟,如果業務在某個階段與突然受到追捧的中概股類似也行。”深圳一位操盤手說。
在國內私人資金大量投資美股的情況下,美股受關注的程度空前高漲。“我的美股個人賬戶的配置方向,和我陽光私募產品A股賬戶的配置基本是一致的。”深圳一位管理資產規模達5億元的私募人士表示。
2009年以來,以科技股、新技術股為代表的美國新概念股對A股的映射效果非常顯著,尤其是美股表現突出的相關代表性公司的股市表現,對國內相應的概念板塊具有明顯的“外溢”與“示范”作用。民生證券的一份報告指出,一方面,中國市場跟隨概念炒作的因素使然;另一方面,新技術的擴散帶來上下游公司業績提升將產生新熱點。與美股新概念相關的同領域公司(技術引進與仿冒)、產品原材料直接、間接供應商、產品服務公司受到的映射作用最為明顯。
事實上這也是不少機構人士投資A股的基本思路,在個人賬戶跟蹤美股的同時,又將投資美股的邏輯移至A股。上述管理資產在5億元左右的深圳私募人士展示了其賬戶交割單,“我美股賬戶買的是特斯拉及相關概念股,去年美股賬戶賺了50%多,A股的產品賬戶業績也接近兩成。”實際上,從去年至今的A股創業板行情看,基本是把納斯達克的故事,重新包裝到A股再說一遍,無論是特斯拉,還是蘋果產業鏈皆是如此。
上述私募人士判斷,按照美國科技股的邏輯,真正有故事的A股創業板行情不會輕易結束,畢竟美股牛長熊短,其科技股走勢可以為A股提供強效指引。
責任編輯:syy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