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提前打響年中攬儲戰 高收益理財產品頻現市場
摘要: 隨著6月將至,銀行業又將迎來年中考核。記者了解到,全國多地不少銀行近日推出的多款理財產品年化收益已普遍“沖6”,個別收益率甚至超過7%。 在杭州市體
隨著6月將至,銀行業又將迎來年中考核。記者了解到,全國多地不少銀行近日推出的多款理財產品年化收益已普遍“沖6”,個別收益率甚至超過7%。
在杭州市體育場路上一家工商銀行,記者看到其最新推出的5萬元起步、年化收益5.5%的一年期理財產品吸引了不少客戶前來咨詢。其附近一家建設銀行則推出了一款半年期、年化收益5.2%的產品,而另外幾家股份制商業銀行新推出產品收益率更普遍在6%以上,都引來眾多關注者。市民鄭先生告訴記者,在支付寶等“寶類產品”收益率普遍“破5”的情況下,銀行最新的這些理財產品可以說“更加誘人”,也相對感覺更可靠些。
據銀率網統計,部分地區城商行所推產品的年化收益普遍更高,像深圳農村商業銀行在當地推出3款一年期產品收益率都在7.5%左右,而南京銀行一款91天期限產品的收益率也達到6.5%。
從這些產品的理財期限上看,基本都跨越了6月30日的“考核節點”,“備戰考核”的意圖十分明顯。而多數高收益產品的配置期限達到一年以上,也體現出銀行業對中長期資金面的“未雨綢繆”。有銀行業人士坦言,這是對未來資金面緊張預期的一種反映,希望盡早吸納穩定資金、備戰可能的流動性難題,同時也是為年末考核提前做準備。
不過也有理財專家建議,越臨近6月末的考核期限,出現高收益率理財產品的概率就越大,有實力的投資者不妨再觀望一段時間,很可能就將鎖定更高收益。
業內人士同時提醒,鑒于多數高收益理財產品不承諾保本且起步門檻較高,投資者還是應該預估風險、謹慎投資。尤其是銀行理財產品與“寶類產品”可實時贖回的模式大不相同,有投資意愿者更應該提前了解、兼顧收益與流動性,選擇更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
責任編輯:syy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