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信息頻現微信朋友圈
摘要:虛假信息頻現微信朋友圈轉發應謹慎□班永威早上第一件事和晚上睡前最后一件事做什么?估計大部分人都在刷微信朋友圈。搞笑的,好玩的,新鮮的,提醒的消息,輕輕一點就可以
虛假信息頻現微信朋友圈
轉發應謹慎
□班永威
早上第一件事和晚上睡前最后一件事做什么?估計大部分人都在刷微信朋友圈。搞笑的,好玩的,新鮮的,提醒的消息,輕輕一點就可以轉發出去,但這其中有一些虛假消息,也被我們轉發。近日,一個關于“車輛違章不處理,商業保險費上浮”的信息就是虛假消息。
朋友圈虛假信息泛濫
網友“雨天”是微信朋友圈的活躍人士,早晚他都會刷朋友圈,看一些信息。本周日早上,他在朋友圈中看到了一條微信:“2014年5月23日之前要把自己車子的違章處理掉,否則商業險保費上浮10%,過了23日再處理違章都沒用了……”“雨天”出于好心,看后立即轉發。當日,這條關于處理車輛違章信息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和當地論壇上也被瘋轉。
“雨天”稱,轉發這條信息后,他感覺有點不對勁,開始懷疑這個消息是假的。隨后,“雨天”上百度搜索,又特意咨詢了保險公司的朋友,發現這是一條虛假消息。
以前,“雨天”也曾上過虛假消息的當,好意轉發,險些誤導他人。所以他現在轉發信息時特別謹慎。“現在,這樣的虛假消息在微信朋友圈里非常多,平均每個月都會出現幾條。”“雨天”說。
如何辨別虛假信息
隨后,筆者在微信朋友圈中發現,此類虛假信息確實不在少數。虛假消息大致分為兩種:一類是騙錢,不法分子通過編造這種信息留下手機號,這些手機號可能是吸費電話;另一類是惡作劇,始作俑者為博取轉發量,誤導他人。
如何辨別虛假信息?有網友總結了一些辦法,最簡單快捷的辦法,就是百度搜索。比如,尋人信息留的電話號碼,歸屬地與始發地不符,那大多是虛假信息。有些虛假信息涉及一些單位或部門,網民可以到相關部門去核實。此外,很多虛假信息的關鍵要素模糊或雷同。
轉發虛假信息造成重大影響的可追責
據了解,目前微信朋友圈對于個人公眾賬號發送的內容存在管理難的問題,而微信傳播都在朋友圈里進行,目前還沒有相關的監管措施。
《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規定,無論編造還是明知虛假信息還轉發的,造成重大影響時,該行為可定罪。“有些人覺得玩微信只限于朋友圈,不是對外傳播,出于開玩笑的心態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但如果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即使捏造者、傳播者都不是故意為之,也可能會被追究刑責。”本報法律顧問劉建鋒說。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