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改在基層:新農合是個寶 病先看錢后掏
摘要: 與想象的不大一樣,山東章丘市雙山街道三澗溪村衛生所,并非只有“去痛片”、“十滴水”之類的小藥。診所擺放著至少十幾種各類抗生素,中西藥有百十種。而墻上公示的“新農合”
與想象的不大一樣,山東章丘市雙山街道三澗溪村衛生所,并非只有“去痛片”、“十滴水”之類的小藥。診所擺放著至少十幾種各類抗生素,中西藥有百十種。而墻上公示的“新農合”藥品目錄近200種,可基本覆蓋常見病,明碼標價,比零售商店稍便宜。
趙發清個頭不高,頭發花白——他是村衛生所的醫生,也是所長。幾十年來,他從一個青年赤腳醫生變成一位五旬開外的鄉村醫生,衛生所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凝聚著他的心血,他帶著6位同事,把一個簡陋的小院變成有門診室、藥房、處置室、治療室、理療室、康復室的微型醫院。
趙所長拉開抽屜,捧出一摞幾乎已經翻爛的筆記本。這是全村人的健康檔案,雖然遠說不上正規,但是大事小情,無一遺漏。他說,“從1995年開始,啥人、啥時來、血壓多少,用啥藥,都記錄得清清楚楚。”
趙所長用的筆記本是上世紀80年代的款式,看上去更像是文物。但從這樣的筆記本中,我們仿佛看到農村醫療事業改革發展的清晰足跡。
“你知道農民最羨慕城里人的是什么,就是看病能報銷。”村干部對我們說,“這些年‘新農合’在農村的推廣,使得農民也能像城里人那樣,看病能報銷。”
章丘市衛生局局長萬傳廣說,章丘從2004年開始,逐步提高了新農合籌資標準。從今年起,再次向大病傾斜,籌資標準達到250元,其中每個農民只需繳納50元。經濟條件好的村,本應由村民繳納的50元,也由村里代繳了。三澗溪村就是這樣。目前,章丘市參合人數達81.2萬人,參合率達100%。
“新農合政策含金量取決于報銷范圍和比例?”
對我們提出的這個問題,萬傳廣介紹說:凡在鄉鎮(街道)衛生院住院的,最高可報銷85%;在章丘市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的,最高可報80%,補償封頂線達到10萬元;農村兒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臟病等重大疾病報銷比例達到90%。在省級醫院住院的,最高可報70%;在省外醫院住院的,最高可報省級醫院報銷額度的80%。
“這個報銷比例不低!”
萬傳廣說,“不是全國都能達到這個水平,因為章丘經濟發展好,政府對農村公共醫療投入逐年增加,所以才有這個實力。”
讓章丘村民經常豎拇指的還有“先治病、后交錢”模式,這是章丘市正在推行的做法。
章丘市委書記畢筱奇說,這一項惠民政策,為的是改變以往“先交錢、后治病”和“沒錢不給治病”現象,確保病人在第一時間得到有效治療。群眾在辦理住院手續時和住院期間,無需繳納住院押金,只需與醫院簽訂《住院治療費用結算協議書》,并將其醫保證或新農合醫療證、本人身份證或者戶口本復印件交住院處留存。出院結算時,只需向醫院支付醫保或新農合報銷后個人應承擔的費用即可。
“有沒有逃費現象?”
“試行一個多月來,共有100多人出院,沒有一人逃費。”畢筱奇說,“這一方面是醫保和新農合的報銷比例高,群眾自費的負擔輕;另一方面,這些年群眾誠實守信的文明素質大大提高了。”
當地衛生部門對存在的問題也直言不諱,隨著自愿參合率的逐年提升,一些鄉鎮和農村出現了鉆新農合政策空子的現象,比如,有的鄉村干部捆綁新農合,搭車亂收費;醫院將門診病人轉為掛床住院,提高報銷比例多要錢等。基層政府干部說,這是發展中產生的問題,必然會隨著制度完善、監管水平提高而得到解決。
入夜,采訪小組的記者依然談興不減,感慨不已:農民參保、報銷,是幾億人利益攸關的大事。盡管老百姓日益增長的醫療需求與相對稀缺的優質醫療資源,總是一對難解的矛盾,我們一時還做不到高水平,但畢竟走出了一條廣覆蓋的路子。我們從趙發清眼里流露出的自豪,從村民拿著就醫卡就診時那種愉悅中,獲得了從未有過的信心。
“新農合是個寶,好看病能報銷。”另一位記者接著補充道:“新農合是架橋,落到實處才叫好!”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人民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