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增塑劑是否影響健康要看攝入量
摘要: 衛生部有關負責人日前指出,衛生部已將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列入可能用于食品的非食用物質“黑名單”,并明確了相應的檢測方法。 目前,衛生部已組織各地省級疾控中心對食品中鄰苯二甲酸酯類物
衛生部有關負責人日前指出,衛生部已將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列入可能用于食品的非食用物質“黑名單”,并明確了相應的檢測方法。
目前,衛生部已組織各地省級疾控中心對食品中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開展應急監測,并將擴大范圍收集數據進行風險評估。
塑化劑在我國大陸地區被稱為增塑劑,可被添加到塑料聚合物中增加塑料的可塑性,種類可達百余種。此次臺灣地區不法企業添加的是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是一類常見的增塑劑,包括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DINP)等。
衛生部有關負責人指出,增塑劑廣泛用于食品包裝、醫療衛生用品、油漆等工業產品中,環境、飲用水中也存在極其微量的DEHP等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通常情況下,人群日常暴露水平極低,對人體健康尚無明顯影響。但是,部分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具有內分泌干擾作用,長期大量攝入將影響生殖和發育。目前尚無證據表明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對人類具有致癌性。
DEHP等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對健康的影響取決于其攝入量。以60公斤體重的成人來講,世界衛生組織、美國食品與藥品監管局和歐盟分別認為,終身每人每天攝入1.5、2.4和3.0毫克及以下的DEHP是安全的。DINP的毒性更低,即使每天攝入9.0毫克,也是安全的。
食品在儲存過程中也會有微量增塑劑從包裝材料中遷移到食品中,但合格的塑料包裝材料遷移量不應超出有關標準。我國《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用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9685)嚴格規定了DEHP從食品包裝材料遷移到食品的遷移量為1.5毫克/千克,DINP為9毫克/千克,與世界發達國家的規定一致。
人民網北京6月6日電 (記者左婭)質檢總局6日更新了臺灣地區公布的受塑化劑污染的問題企業及其相關產品名單。新增問題企業有揚盛企業有限公司、東甲永業有限公司、受長春藤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制造益暢元素膠囊的中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百亮國際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該名單涉及的企業已增至282家,涉及產品945個。按照規定,這些產品目前暫停進口。(記者 白劍峰)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人民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