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巧蘭:如何預防慢性疾病
摘要: 植物生長除了需要土壤、水分和陽光外,還需要適量的微量元素。人類也一樣。人類的健康不僅需要脂肪、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這樣的宏量營養素,還需要必需的礦物質、維生素等微量營養素。從歷史上來看,大多數涉及
植物生長除了需要土壤、水分和陽光外,還需要適量的微量元素。人類也一樣。人類的健康不僅需要脂肪、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這樣的宏量營養素,還需要必需的礦物質、維生素等微量營養素。從歷史上來看,大多數涉及膳食與疾病的探討及研究主要針對宏量營養素。根據近年的研究,研究人員越來越確信微量營養素在人體所有的代謝及發育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在當今社會,經過加工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類食品價格低廉,在提供能量的同時富含微量營養素很少。安利駐馬店分公司營養顧問鄭巧蘭告訴我們,日常生活中補充微量營養素很重要,能夠有效預防慢性疾病的發生。
警惕——微量營養素缺乏會成為健康的“短板”
著名的“木桶理論”又稱“短板理論”,即如果一只木桶的木板有長有短,這只木桶盛水的多少不是取決于長板有多長,而是取決于最短的木板的高度。“木桶理論”在健康領域同樣適用。調查數據顯示,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肥胖和超重問題日益突出,而同時以微量營養素缺乏為特征的“隱性饑餓”也廣泛存在。這反映出人們膳食結構的變化趨勢,即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提供能量的營養素攝入過多,同時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微量營養素攝入不足。礦物質和維生素等微量營養素就像是人體健康的短板。如果短板過短,就會影響整體健康水平。相關研究也證明了這個觀點。當人體內微量營養素不足時,機體會維持短期生存所需的代謝過程,如基礎能量代謝等。相反,維持機體對DNA保護及抗氧化防御等長期健康所需的代謝過程會被削弱或停止。微量營養素的邊緣性缺乏通常不會引發急性的臨床癥狀,但由于攝入量未能達到每天的推薦攝入量,人體很可能出現一些影響重大的慢性代謝損傷,繼而可能引發某些慢性疾病。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微量營養素缺乏的危害。
● DNA斷裂以及氧化損傷 埃姆斯博士研究小組的研究顯示,包括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B12、維生素B6、煙酸、葉酸、鐵、鋅等微量營養素的缺乏,有可能導致人體細胞中的DNA斷裂以及氧化損傷。埃姆斯博士及其他研究者的試驗結果顯示,葉酸、維生素B6或維生素B12缺乏,會導致DNA中異常成分的插入,進而引起染色體斷裂。蔬菜水果中富含葉酸,大量研究證實,葉酸缺乏會使多種癌癥的患病風險增加。鋅缺乏會給人體細胞帶來一系列變化,如氧化性的DNA損傷,使得某些含鋅的酶及腫瘤抑制物質無法活化,DNA修復過程受阻,促使癌癥風險增加。
● 加速衰老 線粒體是人體細胞中參與能量代謝的最主要結構。線粒體衰退是機體衰老及慢性疾病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線粒體老化往往伴隨著氧化劑生成增多,導致線粒體膜上的DNA、RNA、蛋白質及脂質的氧化損傷,并進一步導致線粒體、細胞及包括腦部在內的多器官功能退化。
以含鐵血紅素為核心的代謝活性物質可以減少氧化劑的產生。含鐵血紅素的合成主要在線粒體中進行,鐵、鋅、銅、生物素與其他微量營養素是線粒體合成含鐵血紅素必需的營養物質??梢姡⒘繝I養素缺乏,可以通過影響含鐵血紅素的合成,導致線粒體的損傷及衰退。
● 影響早期發育 人類從孕晚期的胎兒到2歲大的幼兒,其大腦發育過程是非常迅速的。這段時間,人類神經細胞不斷成熟,數以萬億的神經連接也在此期間形成。這些高度活躍的變化過程需要大量微量營養素的支持。研究發現,在發育過程中,鐵、n-3脂肪酸(Omega-3脂肪酸)、膽堿等多種微量營養素攝入不足,會導致永久性的認知功能障礙。
服用膳食補充劑補充微量元素——簡單易行
上述研究結果具有強烈的警示意義,因為即使在美國等發達國家,某些微量營養素攝入量低于每日推薦量50%的現象也非常多見。尤其是在肥胖人群中,微量營養素缺乏已成為普遍現象。與此同時,攝入蔬菜水果較少的人罹患癌癥等慢性疾病的風險相對增加。雖然各國都通過多種方式建議人們攝入充足的蔬菜水果,但是大部分成人和青少年的蔬菜水果攝入量達不到推薦水平。事實上,通過調整膳食結構來獲取充足的營養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美國為此進行了20余年的努力,但結果仍不能令人滿意。于是,人們想到利用強化食品來改善人群營養狀況,但還是難以滿足人們對各種營養的不同需求。如經期女性比老年女性或男性需要更多的鐵,老年人對維生素及其他營養物質的需求與年輕人存在區別等。
相比之下,公眾通過服用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劑,以確保充足的營養維持身體健康,較容易實現。研究顯示,補充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促進人體健康,改善免疫功能等。
(廣文)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