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民張紅琢為3位駐馬店籍烈士尋親 》親人已找到
摘要: □晚報記者 高琳琳本報訊 12月9日,本報刊登了唐山市民張紅琢為3位駐馬店籍抗美援朝烈士尋親的消息,本報記者通過各種方法尋找烈士的親人,目前,在社會各界的幫助下,其中一位烈士的親人已經找到。“你
□晚報記者 高琳琳
本報訊 12月9日,本報刊登了唐山市民張紅琢為3位駐馬店籍抗美援朝烈士尋親的消息,本報記者通過各種方法尋找烈士的親人,目前,在社會各界的幫助下,其中一位烈士的親人已經找到。
“你們報紙上刊登的3位駐馬店籍烈士,其中一位是我姥爺,他叫吳保國。”昨日上午,吳保國的外孫女劉玉蘭通過電話對記者說。
聽說姥爺安葬在遼寧省新民縣烈士陵園,電話另一頭的劉玉蘭泣不成聲,連說了幾句“沒想到”。“如果知道我姥爺安葬在國內,我們早就去祭奠他了。”劉玉蘭說。
今年56歲的劉玉蘭是新蔡縣人民醫院的退休醫生,是吳保國烈士的外孫女。劉玉蘭告訴記者,從資料上看,她姥爺的出生日期是錯的,應該早一些。
據劉玉蘭回憶,小時候,她聽姥姥和母親講,她姥爺是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犧牲的。吳保國參軍時劉玉蘭的母親才三歲。聽到劉保國犧牲的噩耗,劉玉蘭的姥姥傷心了很久。從那時起,劉玉蘭的姥姥就一個人照顧家,并教育唯一的女兒不要忘記自己的父親,記著自己是烈士的后代。
劉玉蘭說,她姥姥和母親都認為姥爺安葬在朝鮮,一直沒機會到那里祭奠他。“如今,姥姥和母親都去世了,她們都不知道姥爺安葬在國內。如果早些年知道,姥姥和母親一定會去祭奠姥爺,也不會有遺憾了。”劉玉蘭說。
“現在我知道了姥爺的安葬地,如果有機會,我會和弟弟妹妹們去祭奠他老人家,了卻老一輩人的心愿。同時我要感謝報社和唐山的張紅琢。這對我們一家來說是個好消息。”劉玉蘭對記者說。
如果哪位讀者了解白世榮、王崗臣(王剛臣)烈士的情況,請及時撥打本報記者電話13639659110。
3位駐馬店籍烈士的資料
白世榮:男,1932年8月出生,駐馬店市驛城區諸市鎮熊莊村人,1949年12月參加革命,1952年11月犧牲于朝鮮上甘嶺,志愿軍12軍31師93團補訓隊班長(在驛城區烈士英名錄查到該烈士),安葬于黑龍江省綏化市安達市烈士陵園。
王崗臣(王剛臣):男,1926年2月出生,駐馬店市上蔡縣無量寺鄉吳宋村人,1949年6月參加革命,1952年3月犧牲于朝鮮,志愿軍炮兵三師文化教員(在上蔡縣烈士名錄查到該烈士),安葬于遼寧省新民烈士陵園。
吳寶國(吳保國):男,1924年生,駐馬店市新蔡縣陳店鎮閆樓村人,1947年10月參加革命,1952年在遼寧省黑山縣戰場上壯烈犧牲,排長(在新蔡縣烈士名錄查到該烈士),安葬于遼寧省新民縣烈士陵園。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