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地震災害的自救、互救措施
摘要: 長期以來,人類在同地震災害作斗爭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自救互救經驗。事實證明,在地震災害中,通過采取一些適當的防震避災自救互救措施,可減少生命財產損失。一是高度警惕大地震預警現象。地震雖然來勢洶洶
長期以來,人類在同地震災害作斗爭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自救互救經驗。事實證明,在地震災害中,通過采取一些適當的防震避災自救互救措施,可減少生命財產損失。
一是高度警惕大地震預警現象。地震雖然來勢洶洶,但可能在來臨前的短暫時間內給人們帶來某些先兆,被稱為大地震預警現象。主要有地面初期震動、地聲和地光等。
二是選擇正確的避災方法。室內避震:在家中要選擇易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躲避,外逃時注意用被子、枕頭、安全帽護住頭部。地震時,不要乘電梯。室外避震:選擇開闊安全的地方,避開高大建筑物、橋梁和山坡陡崖等。
三是困境脫險。被埋壓對策:要堅定求生意志,保持正常呼吸,等待救援;保存體力,聽到救援者靠近時再呼救。防止新侵害:要有足夠的耐心等待救援,防止余震的侵害。迅速脫險:從危房中撤出,到開闊的地方去。
四是積極參與互救。要充分利用災區現有的人力、物力和自然資源,組織災區民眾,也可以組織輕災區救援隊趕赴重災區,彌補專業救援力量不足。
(市應急辦、地震局提供)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