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愛 情系患兒
摘要: 兒科是工作超負荷的科室,市第一人民醫院小兒康復科主任、主任醫師朱宏偉在兒科崗位一干就是22年。1992年,朱宏偉從新鄉醫學院本科畢業后分配到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開始了他從事兒科醫生的職業生涯。在22年的
兒科是工作超負荷的科室,市第一人民醫院小兒康復科主任、主任醫師朱宏偉在兒科崗位一干就是22年。
1992年,朱宏偉從新鄉醫學院本科畢業后分配到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開始了他從事兒科醫生的職業生涯。在22年的辛勤工作中,他刻苦專研技術,不斷進步,逐步從一名兒科普通醫生成長為一名兒科知名專家,用平凡的事跡詮釋了一名兒科醫生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患兒服務的天職。
2009年小兒手足口病嚴重流行期間,小兒康復科收治了重癥手足口病患兒。第一個患兒被送到科里后,朱宏偉就一步也沒有離開過病房,整夜嚴密觀察患兒病情。經過一夜的搶救,第二天早晨患兒的病情得到控制,而朱宏偉由于整夜的勞累,暈倒在病房里。他這種忘我的工作精神感動了同事,也感動了患兒家長,受到大家的贊揚。
醫生之間的差距,除了專業之外,還有一個根本之處就是醫德醫風。這不僅是一個職業道德問題,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著醫生所掌握知識的正常發揮,從而影響對患者的診治結果,朱宏偉主任就是這樣一個具有良好醫德醫風的醫生。
朱宏偉常說:“一名合格的醫生,不僅要治好病,還要盡可能給患者節省費用。”他給患兒治病,能用一般的藥,就不用高效的藥,能用便宜的藥就不用貴的藥。
很多找朱宏偉看病的患兒家長都有這樣的共識:“找朱主任看病就是沖著他態度認真、解釋詳細、開藥少、花費少、效果好!”
有一次,朱宏偉接診一名“腹痛”的患兒,在其他醫院吃藥、輸液治療3天也不見好轉。朱宏偉經過詳細的檢查,診斷為不良飲食習慣導致的“腸痙攣”。朱宏偉叮囑患兒家長糾正患兒的不良飲食習慣是治療的關鍵。他只開了一塊多錢的藥,就治好了患兒的病。
(李明華 趙凌霄)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