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物價沖擊波”看宏觀調控走向
摘要: 新華社記者 張曉松 雷敏 王培偉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CPI)連創(chuàng)新高,生活必需品價格逐月攀升,相關調控措施密集出臺……在中國經濟社會向好勢頭進一步鞏固的關鍵時期,一輪“物價沖擊波&rdq
新華社記者 張曉松 雷敏 王培偉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CPI)連創(chuàng)新高,生活必需品價格逐月攀升,相關調控措施密集出臺……在中國經濟社會向好勢頭進一步鞏固的關鍵時期,一輪“物價沖擊波”悄然而至。
波瀾既起,如何應對,引起人們廣泛關注。從日前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可以看出,今后一段時期,管理通脹預期的重要性將更加凸顯,而隨著貨幣政策從適度寬松轉向穩(wěn)健,在保增長、調結構和防通脹之間尋求持續(xù)平衡將成為明年中國宏觀調控的主旋律。
管理通脹預期:明年宏觀調控重中之重
7月份以來,受國內外多種因素影響,以農產品為主的生活必需品價格開始出現(xiàn)較快上漲,CPI漲幅已觸及3%左右的“警戒線”。
“年初國家制定的物價目標是3%,但現(xiàn)在看來,比我們想象的要嚴峻一些。”國家發(fā)展改革委主任張平說,“我們密切關注物價形勢的變化,估計今年總的物價情形會比3%稍微高一點。”
針對這些情況,中央果斷出臺一系列旨在穩(wěn)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其密集程度為近年來所少有。
宏觀經濟指標的波動以及隨之而來的強力調控措施,使不少人對如何管理通脹預期給予空前關注。
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召開會議,分析研究明年經濟工作,明確提出,要加強市場保障和價格穩(wěn)定工作,落實“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完善市場調控預案,繼續(xù)整頓和規(guī)范市場價格秩序。
適度寬松轉向穩(wěn)健:調控更趨靈活性
分析這一輪“物價沖擊波”,既有災害天氣等臨時性因素,也有農產品成本和需求上升等必然趨勢;既有國際農產品、能源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外部影響,也有我國實施的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給物價上漲造成的壓力。
“各種商品價格‘按下葫蘆浮起瓢’似地輪番上漲,根本原因在于市場流動性過剩。”亞洲開發(fā)銀行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說。
日前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要實施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
“無論是出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需要,還是出于防通脹的需要,貨幣政策都需要適度調整和轉變。”中央財經大學金
事實上,近一個多月來,央行已連續(xù)采取加息、全面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的收緊型貨幣政策。
駕馭多難挑戰(zhàn):在“防通脹”與“保增長、調結構”間尋求持續(xù)平衡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向好勢頭進一步鞏固,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高達11.9%,之后雖然逐季回落,但前三季度增速仍然超過10%。根據(jù)世界銀行公布的最新數(shù)字,中國經濟今年有可能增長9.5%。
在經濟學上,“防通脹”往往代表著經濟收縮期的調控方向。那么,在應對“物價沖擊波”過程中,中國經濟是否會減慢增長速度呢?
“明年經濟增長速度會有所放緩,但不會出現(xiàn)大的問題。”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室副主任陳昌盛認為,明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會有一些新的重大項目上馬,對經濟增長有拉動作用;同時出口也將在絕對量上保持增長趨勢。
但陳昌盛也承認,通過總量政策調節(jié)經濟會面臨一定困難,預計明年上半年房地產業(yè)的數(shù)據(jù)可能會比較難看。
展望未來,提高利率有可能給基礎設施領域的國有企業(yè)造成的困難,銀行貸款減少可能會給實體經濟發(fā)展帶來的影響,以及行政干預市場價格可能造成的供給相應減少,等等,也都是不可忽視的問題。
專家普遍認為,今后一段時期的宏觀調控既要控制物價持續(xù)上漲逐漸表現(xiàn)出來的通貨膨脹勢頭,又要防止貨幣、信貸、投資和工業(yè)下降過快引發(fā)經濟衰退,還不能放松經濟結構調整這件大事。在三者間尋找持續(xù)平衡,是重點,也是難點。
“歸根結底還是要通過轉變發(fā)展方式、調整結構來尋找新的、持久的經濟增長動力。”中國發(fā)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湯敏指出,明年的宏觀調控,既要解決當前突出問題,又要切實推進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化解潛在風險,為長遠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新華社)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