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陳紀青
摘要: 記者 王東紅陳紀青的兩層新樓房剛剛建好,寬闊的地下室最里面的半間小房是他的辦公室,這個能容納80個工作臺面的地下室將是他與南方一企業合作建立的電子車間。他目前的愿望——招納居住上蔡縣塔橋鎮
記者 王東紅
陳紀青的兩層新樓房剛剛建好,寬闊的地下室最里面的半間小房是他的辦公室,這個能容納80個工作臺面的地下室將是他與南方一企業合作建立的電子車間。他目前的愿望——招納居住上蔡縣塔橋鎮塔橋村十里八坡的殘疾人來此就業幫助他們自立的夢想即將實現。
今年38歲的陳紀青是個苦命的殘疾人,父母雙亡,雙側股骨頭壞死,靠開一家二元店謀生。但就是這個殘疾人卻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毅然拿出家底先后拄拐兩次赴川救助。
平常生活困難時,來自親戚、朋友、政府的點滴救助讓陳紀青倍感溫暖。汶川大地震后,災區群眾的困苦深深打動了他的心,他看到“災區群眾安全過冬尚缺3.3萬床棉被”的消息后,堅決要去災區送溫暖。妻子知道前方余震不斷,擔心他有個好歹,勸阻他:“你這腿腳行動不便,上個廁所都蹲不下去,怎么去?”“不去我會遺憾終生,帶著上廁所用的凳子我也得去!”他不管不顧道。拿出家底5萬元錢,當年11月29日他租車到駐馬店買來400床棉被一路克服困難送到四川省青川縣。告別回來時,他對受助災民說:“只要條件允許,明年我還來看你們。”之后,他一直思索著如何再次救助災區群眾。冬送溫暖,夏送清涼。他決定給災區送批電風扇。朋友勸他,讓他為兩個正上學的孩子想想,讓他為自己攢錢防老。他卻連想都不想,
全國人大代表、深圳市全順人力資源公司總經理張全收獲悉陳紀青事跡后,特別邀請他負責上蔡縣周邊縣、市人力資源輸出事宜。陳紀青在他的支持下,分別設立3個人力資源輸出點,先后為320名農村富余勞動力找到崗位。他對自己輸出的人員叮囑:“有啥事,工作不合適,都及時給我聯系。”被輸出人員戰雷患關節炎,難以站立干活,反映到他那,他立刻與張全收聯系,幫戰雷調劑了坐著工作的崗位。被輸出人員丁增嫌工資不如意,他立刻又反饋到總公司,幫丁增嫌換了一個薪酬滿意的廠家。過年時,他家常常賓朋滿座,一些他安排的被輸出人員回家過春節,特意帶著工作之地的特產登門來看望他。
招工中他發現這些農民工兄弟最關心自己留守在家的孩子教育問題。他們為了更好地生活外出務工,回來常常看到的是孩子既沒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學業又因無人督促下滑的情況,加上還有社會上殘疾兒童受歧視、孤兒得不到關愛的種種現象。陳紀青萌生了建一所特殊留守兒童愛心學校的想法。在他的構想中,在這所聘請強大師資力量的學校里,貧困兒童、殘疾兒童、孤兒免吃免住免除一切學習費用,將得到最好的照顧,受到最好的教育,成長為最有愛心的人才。當然,實現這個夢想需要強大的資金,為此,他在努力。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