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糧食局長談糧價:防止過快上漲 避免過度下跌
摘要: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9日訊 “民以食為天”,糧食問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3月8日,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糧食局局長、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委員聶振邦就糧食安全、質量保障、《糧食法》起草等熱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9日訊 “民以食為天”,糧食問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3月8日,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糧食局局長、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委員聶振邦就糧食安全、質量保障、《糧食法》起草等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聶振邦表示,在中央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措施的支持下,我國糧食生產穩定發展,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糧食安全完全有保障。 聶振邦說,經過十幾年建設和發展,我國初步形成以中央和地方糧食儲備為主的國家糧食儲備體系。近幾年,國家有關部門又先后下發通知,對各省(區、市)糧食和食用植物油地方儲備規模明確了具體標準、提出了有關要求。總體來看,中央和地方糧油儲備規模逐步擴大、庫存不斷充實,中央和地方儲備糧規模合計占全年消費量的比重明顯高于國際上公認的17%~18%的糧食安全警戒線,中央和地方政府調控市場的物質基礎得到增強。在應對近幾年發生的各種災害和突發事件中,中央和地方儲備對于確保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產生了良好的 社會效益,得到了各方面的普遍認可。 《糧食法》取得階段性成果 據聶振邦介紹,2008年,《糧食法》列入十一屆全國人大五年立法規劃后,國家發改委、國家糧食局即啟動《糧食法》起草工作,成立由17個部門相關負責同志組成的《糧食法》起草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組,由21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組成的《糧食法》起草工作專家組,按照開門立法、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的要求,積極開展調研、論證、起草工作,并廣泛聽取社會各方面關于《糧食法》起草的意見建議。目前,起草工作進展順利,并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糧食安全有保障
聶振邦表示,“十二五”期間,國家高度重視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糧食安全,將出臺一系列強農惠民政策,在糧食生產方面的投入也會加大力度。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上,國家將增加中央財政預算內的資金投入,同時調動地方各級政府增加資金投入,金融機構增加投入,調動企業資金增加投入。為調動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國家將逐步提高糧食最低收入價格。國家在保證對化肥、農藥、種子等農業生產資料的供應。
聶振邦表示,我國糧食生產立足國內,保障糧食基本自給是我國長期堅持的方針。近幾年,中央實施了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措施,糧食生產穩定發展,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夯實了糧食安全的物質基礎。特別是2010年,經過不懈努力,戰勝了多年不遇的雨雪冰凍、干旱、洪澇等嚴重自然災害,我國糧食實現了連續第七年豐收,產量創歷史新高,達到10928億斤。可以說,目前我國的糧食安全是完全有保障的。
糧食質量安全標準進一步完善
食品安全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與身體健康。糧食部門的職能涉及到糧食收購、儲存、運輸活動和政策性糧食購銷活動中糧食質量與原糧衛生的監管。原糧質量衛生安全是成品糧和食品質量衛生安全的源頭,確保原糧衛生安全對于保障食品質量衛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聶振邦說,糧食部門一直高度重視糧食質量衛生工作,一方面注 重加強糧食質量安全監管長效機制建設,一方面依照《食品安全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糧食流通管理條例》、《中央儲備糧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積極履行的監管職責,認真做好糧食質量安全日常監管工作,取得了很好地成效。
聶振邦表示,今后,糧食部門將繼續加強糧食質量安全監督檢查工作,圍繞糧食流通質量安全監管的重點環節、重點區域和重點對象,加快建立健全覆蓋糧食收購、儲存、運輸環節和政策性糧食購銷活動全過程的質量安全監管體系,進一步完善糧食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全面提升糧食質量與衛生監管水平,為保障糧食質量安全奠定堅實基礎。
目前形成草案初步意見,堅持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立法宗旨,將確立市場配置糧食資源的制度、糧食生產保障制度、糧食流通保障制度、糧食質量安全保障制度、糧食調控與儲備制度、糧食產業支持與發展制度、糧食安全責任制度和監督檢查與責任追究制度等方面內容。聶振邦說,法律起草是復雜、系統且程序性很強的工作,下一步還將廣泛征求各有關方面意見,進行不斷修改完善,并按照程序提交審議。
既要防止糧價過快上漲,又要避免糧價過度下跌
糧食問題是與廣大人民群眾利益攸關的民生問題。糧食價格,對百姓生活及宏觀經濟都會產生重要影響。聶振邦說,糧食價格過快上漲,會影響消費者生活,特別低收入群體影響更大;糧食價格過度下跌,種糧農民利益就得不到保障,挫傷農民種糧積極性,影響下一階段糧食生產。因此,國家必須通過加強糧食宏觀調控,既要抑制糧價過快上漲,也要防止糧價過度下跌,要避免出現因為糧食價格的大幅波動導致糧食生產的大起大落。才能促進糧食生產穩定發展和種糧農民持續增收,國家為更好地保護種糧農民利益,在加強糧食宏觀調控、抑制糧價過快上漲同時,也出臺多項政策措施,增加農民收入,增加低收入群體補助。
聶振邦表示,為解決種糧生產成本上升,比較效益偏低問題,國家實施最低收購價、臨時收儲、補貼收購等政策,并逐年提高收購價格水平,保證農民余糧能夠以合理價格賣出,實現種糧收益。同時,還建立種糧補貼機制,加大生產投入支持力度。這些政策措施的目的,就是要努力保持糧食價格穩定在合理水平,既能讓農民愿意種糧、值得種糧,又能讓廣 大消費者吃得起、吃得好。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中國經濟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