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探索金融創新破解1.3萬億元保障房融資難題
摘要: 1月11日,楊清富老人(左)在重慶市江北區山水麗群廉租房小區講述從前破舊住房的情況。新華社記者 周衡義 攝 新華網上海3月10日電(記者 姚玉潔 魏宗凱 王濤)在各界為中國龐大的保障房建設計劃叫好
1月11日,楊清富老人(左)在重慶市江北區山水麗群廉租房小區講述從前破舊住房的情況。新華社記者 周衡義 攝
新華網上海3月10日電(記者 姚玉潔 魏宗凱 王濤)在各界為中國龐大的保障房建設計劃叫好的同時,亦有務實的官員和學者開始探討其巨額資金來源問題。在加大財政投入的同時,中國試圖通過金融創新探索多元化、多層次的保障房融資渠道。
按照規劃,中國今年要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住房共1000萬套,整個“十二五”期間計劃建設3600萬套。但一些市場人士對大規模建設保障性住房的資金來源表示了擔心。
據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測算,今年1000萬套的保障房建設大約需要資金1.3萬億元人民幣。住建部副部長齊驥在今年兩會期間說:“有8000多億元是通過社會機構的投入和保障對象以及所在的企業籌集來的,剩余的5000多億元資金,將由中央政府和省級人民政府以及市縣政府通過各種渠道來籌集。”
財政部最新數據顯示,去年全國國有土地有償出讓收入29397億元,根據“土地出讓凈收益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設的比例不低于10%”的規定,將至少保證2900億元資金投入保障房建設。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綜合部部長楊紅旭認為,地方政府可以動用的資金還有兩種,一是住房公積金的增值收益扣除計提住房公積金貸款風險準備金、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的管理費用后,作為建設廉租住房和公租房的補充資金;二是發行地方國債,比如今年中央代地方發行的2000億元的國債當中,地方要優先用于保障性住房,特別是公共租賃住房建設。
“未來,還應進一步拓展資金來源,比如已試點房產稅的重慶和上海,已明確將征收到的房產稅用于住房保障,而地方政府直管公房拆遷補償款、廉租房和直管公租房的租金收入等也應用于住房保障。”復旦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說。
更多人關心,8000多億元的社會籌集資金如何解決。此前,銀行信貸一直是各地保障房建設的重要資金來源。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12月末,主要銀行業金融機構發放保障性住房建設開發貸款余額2220億元,共支持1127個保障性住房項目。工、農、中、建、交等國有大行也在多個場合表態,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對保障性住房的信貸支持。
但由于保障房建設周期長、回報率低,追求資金安全和穩定回報的銀行信貸對過度介入保障房貸款仍存疑慮。多方測算顯示,保障房建設收益率一般在3%左右。
中國銀監會主席助理閻慶民表示,保障房建設資金“不能全部壓在銀行身上”。銀行只能在財政補充足額到位的基礎上,適當給予支持,否則如果無法償還信貸本息,就會形成新一輪的平臺貸款風險。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對于保障性住房資金來源,建議少用銀行資金,多用國債,民間融資要謹慎對待。
相比銀行,規模大、周期長、資金來源穩定的保險資金有更多熱情參與保障房建設。保監會的統計信息顯示,截至2010年底,保險業的資產總額達到5.05萬億元,按照規定保險公司投資不動產及不動產相關金融產品的賬面余額,合計不高于公司上季度末總資產的10%,理論上可有近5000億元險資投入不動產。
“保險資金尤其是壽險資金期限較長,投資保障性住房有助實現保險資金的資產負債匹配管理。在保證安全性和一定收益率的條件下應予鼓勵。”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教授陳秉正說。
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日前宣布,旗下資產管理公司將發起設立“太平洋-上海公共租賃房項目債權投資計劃”,計劃募集40億元資金,用于上海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在上海市區建設的約50萬平方米公共租賃住房項目的建設運營。這也是中國首單險資不動產債權投資計劃。
此前,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與南京有關方面簽約,將30億元資金以信托貸款形式投入南京保障房建設,并由相關銀行提供連帶擔保責任,啟動全國社保基金以信托產品形式投資保障房建設的“第一單”。
還有專家建議,中國內地可借鑒香港地區的經驗,試點引入保障房信托投資基金(REITs)的“領匯模式”。從2003年起,由于香港政府對保障性住房策略作出調整、停止出售居屋(類似大陸的經濟適用房),香港發展公屋面臨巨大資金壓力。為此,香港房委會通過分拆出售轄下180多處零售和停車設施,成立了領匯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并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所得收入全部用于保障房建設和運營。
海通證券相關負責人袁國良建議,內地也可以借鑒“領匯模式”,在目前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設計符合實際情況的保障房信托基金模式,盤活政府所持有的“閑置資產”,將沉淀資產價值顯性化。
“通過現有的資金渠道和一些新的政策支持,今年完成1000萬套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任務,是完全可能的。”齊驥說。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