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價堅冰現松動“虛跌”可能變“實降”
摘要: 隨著以限購令為核心的樓市新政逐步落實,各地樓市成交量價齊跌,部分開發商的新盤價格也開始松動“降價潮”初現。 在北京,遠洋一方北潤園二期項目3月4日開盤,推出了全款8.3折、貸款8.4折的
隨著以限購令為核心的樓市新政逐步落實,各地樓市成交量價齊跌,部分開發商的新盤價格也開始松動“降價潮”初現。
在北京,遠洋一方北潤園二期項目3月4日開盤,推出了全款8.3折、貸款8.4折的優惠,均價約為21000元/平方米,最低價格甚至為19000元/平方米。而上一期開盤價為25000元/平方米,同區域內在售的北京新天地等項目,均價則多在26000元以上。
對于遠洋地產這一率先降價的舉動有專家表示,目前各地的均價下跌還主要是大量低價樓盤占成交主力、高價樓盤成交寥寥形成的結構性“虛跌”,但伴隨市場供應量迅速萎縮,開發商的資金鏈不斷收緊,市場格局也很可能被一個個樓盤降價促銷所打破,樓市可能進入“實降”的第二個階段。
●遠洋降價成重要信號北上廣等地成交量價齊跌
3月5日,50余名遠洋一方業主聚集在售樓處門口抗議。新國八條的突然出臺,令這部分在前期以2.5萬元均價購房的業主享受不到貸款利率優惠,并且面臨著首付款提高的壓力。
與開發商協商未果后,該批業主要求“退房”。而遠洋地產在給媒體的答復中則直言:“當前房地產行業的大環境,對于消費者、政府和開發商而言都面臨著史無前例的巨大挑戰。”
遠洋一方這只降價領頭羊的出現,打破了原本觀望的樓市僵局。據北京房地產交易管理網數據顯示,3月6日,北京市住宅成交僅51套,幾乎跌至冰點。據亞豪機構針對北京3月初在售樓盤調研顯示,北京已經有35個樓盤出現不同程度的打折促銷現象。房山綠地新都會去年均價1.57萬元/平方米的戶型,最新一期開盤價1.499萬元,并有折扣和直減優惠。
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上海和廣州等一線城市。中國房產信息集團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上周上海全市商品住宅成交均價19216元/平方米,環比下跌1556元/平方米,跌幅7.49%,房價再度跌回到去年4·17新政之后的水平。一系列新政調控之后,上海房價持續下滑,并跌破2萬元關口。
3月5日,位于上海普陀區的陜西北路1688推出20套優惠21萬—30萬的婚房。這批面積在55萬—74平方米左右的房源,之前售價高達4.5萬—5萬元,如今報價降到4萬—4.5萬之后又有21萬—30萬元的優惠,實際成交價降至3.7萬—4.2萬元之間,與最高峰相比有20%左右的降幅。3月6日,位于上??禈虻闹泻S拔醢堕_盤,實際讓利空間達20%,開盤當天還推出了若干優惠。
類似的跌勢在二手房市場似乎來得更早。來自漢宇地產市場研究部的數據顯示,2月份,上海全市二手房成交均價為14904元/平米,比2011年1月份的16044元/平米下跌7.11%,這也是自2007年10月份以來上海二手房成交均價環比最大跌幅。
在廣州,據搜房監控中心最新統計顯示,截至2月28日至3月6日,全市共成交1070套住宅,環比上一周大跌28.81%,平均每套簽約面積為118.22平方米,是近七周來網簽套均面積首次跌進120平方米。值得注意的是,春節后廣州一手住宅周成交均價已連跌四周。統計至3月5日的上周成交均價10512元/平方米,環比跌1.5%,已現出現量價齊跌的局面。均價較之前三周的跌幅,從遠及近分別為:9.82%、1.1%和11.75%。
事實上,伴隨著地產調控的強力推行,3月份第一周全國一線城市均呈現出成交量大幅下跌,房價下挫的勢頭。中國指數研究院的數據則顯示,3月首周樓市均價廣州降1.55%、深圳降2.08%、上海降1.19%、天津降0.87%、杭州降16%、海口降27%。
●負債率上升拉緊資金鏈開發商對未來市場開始悲觀
“我們認為目前銷售停滯,復蘇關鍵在于降價。”3月初,高華證券在中國房地產投資需求最為旺盛的長三角地區進行了為期4天的調研。通過對5個城市的開發商、中介和房地產項目調研,高華證券表示,該地區開發商對今年房地產市場的前景不甚樂觀。“開發商預計3月份銷售可能會創歷史新低。”
中房信分析師薛建雄認為,新一輪調控后的房價底部已現,多數開發商可能視市場情況調整價格推盤,這意味著短期內會有更多樓盤降價或壓低預期售價推盤。世聯研究最新報告也指出,2011年的市場供應量充足,成交量大幅萎縮將對價格形成下行壓力。
“3月份北京上市的新盤大多采取了以銷定產的策略,不再大張旗鼓地吸納潛在客戶,調控前熱點項目一房難求的局面初步得到扭轉,‘日光’的現象基本不現。”北京中原市場總監張大偉分析稱,在一手房降價的刺激下,二手房市場心理價位也將明顯下調。
而另一方面,成交低迷正在日漸拉緊開發商的資金鏈。21世紀不動產集團市場總監林蕾分析,多數開發商現有資金支撐到6月沒問題,但三季度后,將有更多開發商不得不加入降價的陣營。3月4日,知名財經評論員葉檀則在《中國房地產處于裂變前夜》一文中提出,“很多房地產商負債率處于高位,患上融資饑渴癥”。
文章引述國家統計局數據稱,2010年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資金來源中,開發商銀行貸款和居民個人按揭貸款增速均出現明顯回落。而央行數據顯示,去年中國新增房地產貸款同比增速比上年末降低10%,其中地產開發貸款余額同比增速較上年驟降八成。“目前,包括大型開發商在內的房地產企業負債上升,萬科、保利的負債率都達到70%,一些公司在100%以上。”
與此同時,從去年開始,各銀行房地產信貸未見松動跡象,無法從根本上緩解開發商資金壓力。對于開發商而言,利率等成本上升,并且一般無品牌的開發商還得不到高價融資機會。海外融資只是部分在境外上市的大型開發商的特權,并且融資額不大。
在遠洋率先打破僵局之后,近日在北京一次包括萬科、富力、遠洋、中信等高層在內的房企老總聚會中,這些房企領導者均對未來市場流露出悲觀的看法,認為限購政策會長期存在。
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近日則在微博上表示,感覺大家都對市場很“慌”。潘石屹分析稱,“過去兩個星期,多家上市公司在香港發高息債,利率高達11%,從這么高的利率可以看出他們對資金需求的迫切心態。”他表示,樓市大調整正在醞釀。“未來兩三年至少有50%房地產企業會被淘汰”。
■相關報道
3600萬套!天量保障房建設錢從何來?
2011年全國將建1000萬套保障房,“十二五”期間保障房建設規模更將達到3600萬套!天量的建設規模,資金籌措成為落實任務的關鍵。
除了從中央到地方四級政府的投入,保障房建設勢必需要吸引大量的社會資金進入。如何開拓渠道、保障安全,如何增加保障房對社會資金的吸引力,成了一道亟需解決的難題。
現狀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