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平手袋行業的喜與憂
摘要: 記者 劉 陽 張愛玲在遂平縣城甚至很多鄉村,你不時會發現性格自信的臺灣人、聲調悠揚的香港人、眼泛藍光的歐美人出現,他們往往是手持手袋訂單來到遂平尋求合作發展的。遂平人生產的手袋八成以上出口或為軍需品
記者 劉 陽 張愛玲
在遂平縣城甚至很多鄉村,你不時會發現性格自信的臺灣人、聲調悠揚的香港人、眼泛藍光的歐美人出現,他們往往是手持手袋訂單來到遂平尋求合作發展的。遂平人生產的手袋八成以上出口或為軍需品,產品出口、轉口到美國、日本、印尼、法國、冰島、阿聯酋等國。今年初以來,遂平手袋行業執行、接納訂單總值超過8000萬元。
近兩年,外地客商把遂平視為“新興的手袋生產基地”,也有人說遂平是“手袋窩子”。遂平城鄉及周邊地區短短幾年間冒出來200多家大大小小的手袋廠和家庭作坊。這些民間自發組建的手袋中小企業,每日忙碌無比,許多遂平人足不出戶實現就業并圓了他們的致富夢。
但是,深入這些手袋中小企業,讓記者深感激動與喜悅的同時,內心也泛起一些憂思。
一
現代人除了講究穿著,出門少不了佩帶像模像樣的包包,這就是手袋,它既傳統又時尚。不同年齡、性別、職業身份、季節時令,不同著裝、不同愛好、不同場所都要使用不同款式手袋。
遂平和手袋有著不解之緣。
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遂平青年響應當時團縣委勞務輸出號召,成群結隊南下廣東東莞打工。在一位遂平籍退伍軍人的幫助下,遂平數千名青年男女陸續進入臺資大型手袋廠工作。從此,手袋行業遂平籍人員與日俱增,為今天遂平手袋大發展埋下了伏筆。
學制袋、做制袋,經過20多年的聯帶發展,遂平縣內外已擁有5萬多富有經驗的手袋從業人員。當初南下的打工妹、打工仔,許多人成了廠長、經理、車間主任、業務主管、板房師傅……
近幾年,尤其是國際金融危機后,許多遂平籍從事手袋行業人員返鄉撐起遂平的一個大產業。
許多港臺、韓日、歐美手袋商,僅憑遂平籍老員工、老部下一個電話,就手持訂單來到遂平尋求合作發展。他們的到來為促成遂平手袋行業突飛猛進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
二
遂平手袋產業雖然極具優勢,但要走的路還很長。
遂平籍手袋人才及熟手工人眾多,但有近七成未能回鄉就業。目前,遂平手袋人才和熟手工人留守數量遠遠滿足不了縣內手袋行業快速發展需求。如何促使手袋行業大量未回鄉人員盡快返鄉就業是當務之急。他們往往極為關注和支持家鄉手袋產業的發展,但對家鄉手袋行業發展情況不夠了解。
遂平手袋生產已形成行業規模,材料需求量驚人。部分供給材料目前本地已有突破,但許多材料種類依靠從沿海地區大量調購。材料產、銷、供給鏈長、周期慢、成本高、操作困難的狀態尚未根本解決。
來料加工是訂單發包和轉包的結果。訂單貿易化在遂平手袋行業尚待提高認知度。
手袋生產工藝雖然離不開手工操作,但大部分生產流程已可獨立使用機器完成或人機結合完成。由于存在遂平發展早期人員工資低、機器設備購置費用大、經營者認知理念差異等因素,遂平手袋生產機械化程度還遠遠不夠。
遂平手袋廠家經營者大多是打工返鄉創業人員,原始資本積累不夠大,經營性資源相對薄弱,產業支撐能力有限。
同類型產品有無好的品牌,商品價值往往相差數倍乃至十倍以上。遂平手袋存在對外地品牌訂單的依賴,尚未擺脫圍繞別人品牌服務的尷尬局面。
三
如何根據縣情,因勢利導,引領遂平手袋行業健康快速發展是遂平迫在眉睫的大事。
遂平手袋產業發展過程中,要逐步實現人才自足化、材料本地化、訂單貿易化、生產機械化、資本規模化、品牌自主化。
人才自足化。充分發揮文化宣傳、共青團、婦聯、人勞局等部門職能作用,像當年抓勞務輸出工作一樣重視抓人才回歸、人員返鄉,為遂平手袋行業大發展做好人才和管理體制準備,使人才回得來、留得下。職業技術學校可理論聯系實際針對職業經理、報關員、預算員、跟單員、驗貨師等緊缺專業崗位開展職業技能培訓。
材料本地化。材料本地化是遂平手袋產業健康快速發展過程中不可忽略的重大問題。這一重大需求將構成一個前景廣闊的產業鏈,為縣域相關材料工業提供難得的發展契機。
訂單貿易化。遂平手袋產業已由原來單純來料加工向訂單貿易化發展。因此獲得和執行貿易訂單是手袋經營獲取利潤的主要途徑。
生產機械化。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熟悉新型材料性能,完善工藝技術,創新工藝流程,采用先進生產設備是遂平手袋產業行業注重加強的策略問題。
資本規模化。在產業優勢日趨凸顯情況下,及時外引內聯,促成資金集中投放,實現手袋產業資本規模化運作,支撐產業迅速擴張。
品牌自主化。令人欣慰的是一些廠家已經部署了自己的品牌戰略,市場調查、營銷規劃、材料優選、款式設計、品牌注冊等工作陸續展開。
手袋產業作為遂平特色支柱產業是歷史進程的必然選擇。愿手袋成為遂平炫目的產業名片,傳遍全國,走向世界。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