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與股價"聯動"促上市公司加強自律
摘要: 食品安全與股價"聯動"資本用“腳”投票促上市公司加強自律 新華網上海4月21日電(記者何欣榮)因“瘦肉精”事件而在19日、20日連續跌停的雙匯發展,21日早盤再度急挫4%以上
食品安全與股價"聯動"資本用“腳”投票促上市公司加強自律
新華網上海4月21日電(記者何欣榮)因“瘦肉精”事件而在19日、20日連續跌停的雙匯發展,21日早盤再度急挫4%以上。20日五家機構排隊甩賣近1億元的事實,,顯示雙匯發展還沒有否極泰來。
雙匯發展并不是第一只因食品安全問題而大跌的股票。從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開始,食品安全從一種社會責任,越來越多地與上市公司形象、股價乃至再融資行為掛起鉤來。來自資本市場的巨大壓力,提醒著食品企業要切實加強自律。
市值“殺手”效應再三體現
在“瘦肉精”事件發生前,雙匯發展曾是市場的寵兒,特別是在2010年底雙匯集團宣布將包括濟源雙匯在內的屠宰類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后,雙匯發展出現連續七個漲停,風頭一時無雙。
然而,“瘦肉精”事件最終成為雙匯發展的“滑鐵盧”。盡管出事的濟源雙匯并不在上市公司內,但消息曝光的當天,雙匯發展直奔跌停。算上19日、20日的兩次跌停,三個交易日雙匯發展的市值蒸發近150億元,食品行業市值冠軍的寶座轉眼間被生產氨基酸的梅花集團所取代。
深交所20日晚間公布的交易信息顯示,當天位列雙匯發展賣出席位前5名的均是機構,合計拋售逾9700萬元。但是,也有機構敢于“刀口舔血”:有兩家機構出現在買入席位前5名,合計買入額約4000萬元。
事實上,這樣的現象已不止一次發生: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發生后的一周內,伊利市值蒸發了18億元,光明市值蒸發了10億元。雖然客觀上說,瘦肉精對肉類公司的影響小于三聚氰胺對乳業公司的影響,但在近年來食品安全事件頻發的背景下,投資者對于涉事公司的忍耐度一再降低,有時甚至會出現恐慌性拋售。
在雙匯發展的連續跌停中,受傷最深的非基金莫屬。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底共有160余家基金合計持有雙匯2.16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5%。標榜“價值投資”的機構投資者青睞雙匯,一定意義上是看中其作為全國最大的肉制品企業,在食品質量上更有保障,而事實證明是踩中了“地雷”。
按照雙匯發展的公告,瘦肉精事件預計影響公司營業收入13.4億元,占公司2010年營業收入的3.6%。“不止是業績,估值也將受影響。”國泰君安研究員胡春霞指出。這意味著,雙匯在市盈率上享受的溢價也有回調空間。如果從股價等于市盈率乘以每股凈利的角度看,短期內雙匯發展面臨“雙殺”的壓力。
資本用“腳”投票:到上游和源頭可控的地方去
作為全國首屈一指的肉類品牌,雙匯在瘦肉精上栽跟頭,使得部分投資者認識到:大企業也不一定可靠,要躲開食品安全的“地雷”,兩類公司看起來更有保證:一是處在食品產業鏈上游的公司,二是能夠全程掌控供應鏈的公司。
作為資本市場最具前瞻目光的群體之一,私募股權投資基金(PE)已經開始了一些嘗試。如老牌基金KKR投資乳業的上游奶牛場,德劭基金也投資了肉制品的上游豬飼料。
“越到上游,環節越少,食品安全的可控性越高。”資深PE界人士孟亮曾向記者指出。
如果是下游企業,則需要對原料供應鏈有較高掌控力。以畜禽養殖加工企業為例,中金公司指出,存在“公司+農戶”和“公司自養”兩種養殖模式:前者的好處在于企業規模可迅速擴張,缺點在于難以完全避免農戶的違規用藥和添加劑行為;后者的好處在于產品質量可以全程監控,缺點在于投資規模大、環保費用高且擴張速度慢。
就A股食品企業來看,采用“公司+農戶”模式的公司明顯多于“公司自養”模式的公司。雙匯集團在處理危機時表示,今后要加快發展自有養殖業,屠宰廠建到哪里,養殖場就配套到哪里。有了雙匯的教訓在前,食品業內“自養”模式的比例有望得到提高。
除食品行業外,一些意外的投資點也在閃現。中投顧問研究員向健軍指出,與食品安全檢測工具有關聯的企業有望受到投資者關注。比如,在瘦肉精事件發生后,瘦肉精快速檢測卡的銷量大增,而擁有該業務的公司無疑將獲益。
食品工業應更加誠實自律
在“瘦肉精”事件發生后,雙匯曾辯稱自己也是受害者。這番辯解不可能獲得公眾認同。對公眾而言,食品工業是一項道德工業,龍頭食品企業理應更加誠實和自律。
雙匯產品重新上架之后,曾出現過雙匯銷售經理在賣場大嚼火腿腸以證清白,但消費者卻冷眼旁觀的場面。“瘦肉精事件對雙匯品牌美譽度的影響遠大于對業績的影響。”天相投顧研究員尹宇指出,品牌是食品這種快速消費類行業生存的基礎。“要贏得好聲譽,需要二十年。而要毀掉它,五分鐘已足夠。”這句名言曾被反復在食品行業引用。
作為在上市公司和投資者之間溝通信息的券商研究機構,在這場事件中頗為尷尬。在“瘦肉精”事件曝光前,多家券商對雙匯曾一致看好。“這一方面是大家對食品安全的關注不夠,去上市公司調研注重財務數據多,過問食品安全少。另一方面,像雙匯之類的大型上市公司比較強勢,除非自己主動披露,否則根本無從知曉。”一位券商食品業研究員說,今后會越發重視上市公司在維護食品安全方面的舉措,并以此作為估值溢價還是折價的重要參考。
在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執行院長傅蔚岡看來,在食品安全的問題上,來自政府的監管固然必不可少,來自市場的監管也非常重要。“投資者事先并不知道雙匯存在食品安全瑕疵的信息。在美國,如果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透明,不但股價受到壓制,還很容易遭到投資者的集體訴訟。”
從另一方面看,短期內“瘦肉精”事件對雙匯造成巨大沖擊,長期看也有一定利好。“瘦肉精事件會提高行業的檢測成本,這也許將加速中小產能的退出,加快行業整合。”國泰君安的報告指出。在此方面,值得一提的先例是乳業:在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后,國家開展新一輪乳業整頓。在全國1100余家乳制品企業中,僅有600余家通過生產許可重新審核,通過率不到55%。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