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局官員撰文:外儲增速不降影響物價調控
摘要: 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在《中國金融》雜志撰文指出 ——— 本報訊 近年來,我國外匯儲備迅猛增長,目前已突破3萬億美元的大關。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在《
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在《中國金融》雜志撰文指出 ———
本報訊 近年來,我國外匯儲備迅猛增長,目前已突破3萬億美元的大關。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在《中國金融》雜志撰文指出,外匯儲備增速不降下來,將會極大地影響當前的物價和房價的調控工作。即便是房價調了下來,也不排除資金流向其他市場,造成別的資產泡沫,增加全社會的生產和生活成本,促使人民幣匯率變相升值。
管濤認為,不存在人民幣持續大幅升值的基礎,人民幣匯改要克服浮動恐懼癥。過于強調匯率穩定,就是將匯率從工具變成目標,是對匯率政策的異化。況且,美元未來是一個不確定、不穩定的貨幣,盯住美元難以引進信心錨,反而會加劇多邊匯率變動,誘發輸入型通貨膨脹。
管濤表示,他認為,逐步推進資本賬戶開放是促進國際收支平衡的重要體制保障。形成多元化的對外投資渠道和投資主體,是我國下一階段資本賬戶開放的重點。逐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要注意與國內其他改革配套推進。總的原則是,對內金融開放不能落后于對外金融開放,匯率市場化不能落后于資本賬戶開放。
對于外匯儲備的規模,中國光大集團董事長唐雙寧也認為,應該控制在8000億到1.3萬億美元的上下限,即人均600-1000美元即可。過多的外匯儲備建議五路分流,包括補充國有資本、購買戰略資源、擴大海外投資、發行外國債券和鼓勵民間持匯。不過,他也強調,這些建議也只是從治本的角度考慮,還必須改革外匯儲備的生成機制和管理體制,為外匯儲備“瘦身”。
專家觀點
樊綱:中國應減少美元依賴
新華社電(記者 張遙 章苒)經濟學家樊綱25日在杭州舉行的東北亞名人會上表示,包括中國、韓國、日本等在內的東北亞各國應考慮建立區域債券市場,相互持有對方國家主權債券,以推動儲備貨幣多元化,減少對美元的依賴。
“實現單一世界貨幣是很遙遠的理想,要使金融市場更為安全,應該朝著儲備貨幣多元化方向發展。”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建議,“首先在東北亞各國當中,實現相互持有對方國家主權債務,推動儲備貨幣多元化,減少對美元的依賴。”
樊綱認為,金融危機之后,如何加強雙邊、多邊合作,減少金融市場風險,是中、日、韓三國面臨的共同課題。“當大家互相持有各自債券的時候,對各自的經濟風險也更加關心,在宏觀政策方面可以更好地進行協調與合作。”
樊綱說,亞洲地區經貿合作當中,都希望出現區域債券市場,這也是區域經貿合作中的一個重要議題,但可惜多年來相對停滯。通過相互持有對方國家債券,也是推動區域金融市場、債券市場發展的重要步驟。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