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賤傷農”拷問執(zhí)政“媚富病”
摘要: 近期,全國各地蔬菜價格普遍下跌。在山東、江浙、上海一帶,卷心菜、大白菜的價格甚至跌破農民種菜的成本,由此引發(fā)菜農自殺或菜販大量毀棄蔬菜等悲情事件。 對此,商務部前天緊急部署對策,穩(wěn)定蔬菜
近期,全國各地蔬菜價格普遍下跌。在山東、江浙、上海一帶,卷心菜、大白菜的價格甚至跌破農民種菜的成本,由此引發(fā)菜農自殺或菜販大量毀棄蔬菜等悲情事件。
對此,商務部前天緊急部署對策,穩(wěn)定蔬菜市場,幫菜農尋找銷路。其中包括組織指導大型連鎖企業(yè)、農產品批發(fā)市場等流通企業(yè)直接采購蔬菜,優(yōu)先銷售滯銷蔬菜。
又見“多收了三五斗”,又見政府有關部門“亡羊補牢”。面對這兩類本質上是“舊聞”的新聞時,任何有識之士都難免扼腕長嘆!此番“菜賤傷農”的原因何在?簡要分析一下,便可歸納出“氣候異常變化”、“菜農跟風種植對賭市場供求失敗”、“物流環(huán)節(jié)貓膩太多”、“小農經營模式不能抵御市場風險”、“日本核輻射恐慌抑制蔬菜需求”等因素。其中,除了“日本核輻射恐慌抑制蔬菜需求”這一特殊的偶發(fā)因素外,其他幾項都是司空見慣的老面孔,盤坐在“菜賤傷農”解釋席位上已有多年。正所謂“有其因必有其果”,固有的原因既然年年如是,相應的結果自然是一次次從頭再來。
這次大范圍的“菜賤傷農”事件,發(fā)生在中國經濟相對發(fā)達的山東、江浙、上海等地,連這些地區(qū)的菜農都在變幻難測的市場面前不堪一擊,其他地區(qū)的菜農的生存狀況則可想而知。尤為悲劇的竟是,一方面是菜農手頭的卷心菜低到每斤0.1元出售,甚至爛在田間地頭無人收購,一方面是城市居民面對每斤1.5元的卷心菜直呼太貴而舍不得買,而處在收購與銷售終端之間的一些菜販,也因為不堪卷心菜積壓之苦,將幾百萬斤庫存卷心菜碾碎并扔到水溝。
面對這種多敗俱傷的結果,菜農和菜販固然需要反省,但是最需要反省的是政府。菜農的經營模式為何依舊如此分散?從菜地到菜市場,物流成本為何如此之高?穩(wěn)定農產品價格的收儲政策到底發(fā)揮了怎樣的作用?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政府在蔬菜生產——流通——銷售這一流程上是否履行了疏通經脈之責?
應該說,針對此次“菜賤傷農”事件,商務部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有望發(fā)揮積極作用。但問題是這些平時就可以采取的措施,為什么要等到惡性事件發(fā)生時才緊急出手?這種危機公關式的動員手段,為何不能未雨綢繆地落實為日常的制度?
去年,“姜你軍”、“蒜你狠”、“豆你玩”聯袂登臺,將農產品市場攪得異常火爆,其時蔬菜價格也搭車漲價,讓廣大消費者叫苦不迭。不過,從媒體調查的情況看,眾多菜農從此次農產品價格上漲中獲得的好處并不多,蔬菜漲價的絕大部分收益,被雁過拔毛的物流環(huán)節(jié)和菜市場租賃主管部門集體瓜分。此次蔬菜漲價帶來的有限增收,激發(fā)了菜農們對今年蔬菜的種植熱情,導致蔬菜種植面積大增,結果市場給了菜農們當頭一棒:菜農去年的收益,遠遠抵不上今年的虧損。這種菜貴菜賤都傷民現象,已經在我國輪回發(fā)生了多次,它不僅挫傷了菜農的積極性,也暴露了政府施政方針的頑疾:對農業(yè)的扶持與改良,政府更多的是停留在喊口號和做表面文章上。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國企改革攻堅戰(zhàn)捷報頻傳,資本市場發(fā)展日新月異,房地產行業(yè)富豪云集、高科技產業(yè)遍地開花,城市化進程勢不可擋……然而,在農業(yè)領域,改革開放收獲的成績單卻顯得不夠亮麗,小農經營模式的普遍存在、城鄉(xiāng)差距的持續(xù)擴大等現象就是明證,屢屢上演的“菜賤傷農”事件,更是為此類明證增添了悲情的注解。同是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為何國有企業(yè)、金融機構、房地產行業(yè)、高科技產業(yè)受惠良多,而戴著“小農經濟”帽子的農業(yè)卻相對被冷落?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恐怕是:政府有關部門染上了“媚富病”,把絕大多數精力和財力用在那些見效快、來錢猛的行業(yè)和人群上。
尤其是最近幾年,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火爆,各級地方政府大興圈地運動,蠶食城市周邊的農田菜地,將菜農驅逐到異地他鄉(xiāng),甚至迫使農民更換職業(yè),另謀生路。地方政府的這種做法,打著城市化的幌子向開發(fā)商獻媚,卻無一例外地降低了城市本地的蔬菜自給率,人為地拉長了蔬菜的供應鏈條,加大了蔬菜的物流成本,其結果是種菜的菜農和買菜的市民都利益受損。
從產業(yè)結構調整的角度考量,將寸土寸金的有限的城市土地用于房地產或CBD區(qū)開發(f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各級地方政府在做出這種決策的時候,往往是各自為政,彼此之間缺乏協調機制,都想建CBD區(qū),而不想承接其他城市的農業(yè)轉移,結果是繁華的高樓你有我有全都有,蔬菜供應你難我難他也難。比拼媚富和崇拜GDP(國內生產總值)后果就是,菜籃子工程的重要性被無限虛化,推動農業(yè)集約經營、幫菜農尋找銷路這些在政府看來帶有獻愛心色彩的工作,更是容易被拋諸腦后。
中國政府從來不缺解決問題的智慧,但時常有選擇性地缺乏解決問題的決心。對于菜貴菜賤都傷民的問題,政府只要真正從民生著眼,從長遠發(fā)展考量,就一定能夠標本兼治。從國家此前公布的新農村建設戰(zhàn)略、十二五規(guī)劃以及商務部剛剛出臺的穩(wěn)定蔬菜市場的應急措施中,已然可以尋找到根治菜貴菜賤都傷民這一難題的良方。關鍵在于,政府必須下定決心,拿執(zhí)政媚富病開刀!茍如是,不僅是菜農之幸,也是民生之幸、國家之幸!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