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斌杰:非時政類報刊年內全面轉企
摘要: 新聞出版總署署長、國家版權局局長柳斌杰。資料圖片 23年前,中國新聞出版報在北京北護城河北岸一棟四層樓房內誕生;如今,中國新聞出版報社只用了短短一個月左右時間率先摘掉了戴了23年“事業編&rdqu
新聞出版總署署長、國家版權局局長柳斌杰。資料圖片
23年前,中國新聞出版報在北京北護城河北岸一棟四層樓房內誕生;如今,中國新聞出版報社只用了短短一個月左右時間率先摘掉了戴了23年“事業編”的帽子,以企業身份進入市場。
昨日,中國新聞出版報社完成整體轉制,掛牌成立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率先完成非時政類報刊全面改制。新聞出版總署署長、國家版權局局長柳斌杰昨日表示,全國5000多家非時政報刊年內將全面展開轉企改制。
將注銷事業單位重新登記
據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姜軍介紹,集團公司將成為新聞出版業第一綜合服務商,打造“三大板塊”:新聞出版領域報紙、期刊、網站等信息服務板塊;新聞出版產業數字平臺服務板塊;面向文化產業的多元化服務板塊。
對于中國新聞出版社的改制,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黨組書記、副主席翟惠生認為,這是一次徹底改革,轉制單位不僅要注銷事業單位,還要重新在工商總局注冊登記,全員簽勞動合同,完全進入社保。
非時政報刊改制意見將下發
去年,148家中央各部門各單位出版社轉企改制工作全部按期完成,之后全國啟動了非時政類報刊轉企改制改革。新聞出版總署署長、國家版權局局長柳斌杰昨日表示,非時政類報刊是我國新聞宣傳領域的重要輿論陣地,其改革的政治性、政策性很強,涉及單位多、工作難度大。
據柳斌杰介紹,目前全國非時政類報刊大約有6000多家,主要包括中央和地方黨報黨刊所辦的都市報、晚報;所有企業法人辦的報刊,例如出版集團辦報、報業集團辦報等;還有諸如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公司辦的行業報刊。今年首先要對這三類報刊進行轉制,目前已經改制了1300多單位,其余還涉及5000多單位。
柳斌杰表示,非時政報刊出版單位體制改革是繼全國經營性出版單位體制改革之后,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也是今年新聞出版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他表示,剛剛結束的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部署了今年和今后一個時期的改革任務,中央關于深化非時政類報刊出版單位體制改革的意見即將下發。
■ 對話
改制之后,中國新聞出版報在編員工是120多人,將全部轉成企業編制。在昨天的集團公司掛牌大會上,新聞出版總署署長、國家版權局局長柳斌杰表示,組建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為全國同類報刊出版單位體制改革探索和積累經驗。
非時政報刊改制進展如何,在改制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昨日,記者就此采訪柳斌杰,他表示,改制不會導致報刊大幅減少,也不存在“下崗”說。
“報刊數量不減 主辦單位大減”
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表示,改制不會導致“下崗”,原有老職工待遇不低于事業單位
大批減少報刊主辦單位
新京報:目前全國非時政類報刊大約有多少家?進行改革后,將精簡到多少家?
柳斌杰:目前全國非時政報刊大約有6000多家。至于精簡到多少家還不好說,但改制后,報刊主辦單位要大批減少,但報刊不會減少太多。
新京報:“報刊主辦單位大批減少”是什么意思?
柳斌杰:國外也有很多報紙,但投資人就只有幾個集團。我們今后發展方向會將小的報刊整合到集團中去。
新京報:啟動非時政報刊改制的目的是什么?
柳斌杰:主要是為了改變目前報刊市場散、亂、小的現狀,原來事業體制下有一個很大需要改造的地方是,很多報刊資本不實,大家辦報辦得很辛苦。據調查,目前60%-70%報刊都是虧損的。這次改制后,我們首先要對報刊資本進行核實,這樣今后報刊辦報實力會得到很大的改觀。
新京報:今后所有報刊改制后員工都會從事業編變成企業編嗎?
柳斌杰:對,事業編改革將同步進行。
落實注冊資本是大問題
新京報:在此次改制中,你感覺最大的難度是什么?
柳斌杰:首先是思想觀念,由于很多報紙都是“機關辦報”,很多人還不習慣市場化模式。第二是身份的轉換,按道理企業體制更有利于人們的發展,但是大家已經習慣事業身份,感覺這個更可靠一點,這次出版集團改制就碰到這個問題。
新京報:除了人員之外,還會碰到什么難題?
柳斌杰:還有就是資本問題。目前大多數報刊沒有資本,過去在事業體制下稀里糊涂也就過去了,但在轉成企業體制之后,國家工商部門對于企業注冊資本是有明確標準的,經過調研。目前50%-60%的報刊都沒有資本,怎么落實這些報刊注冊資本是面臨的大問題。
新京報:對于這些難題,目前有沒有對策?
柳斌杰:一個就是統一思想,轉變觀念。當然思想認識的改變需要有個過程,我們會通過社會保障、政策優惠打消一部分人的后顧之憂。其實改制對個人待遇沒有什么影響,不管是哪種體制,國家對個人都是做了保障的。
老職工收入不低于事業單位
新京報:一些工作年限較長的員工可能有所顧慮,對于他們有什么安置和保障政策?
柳斌杰:不想繼續工作的,可以按事業單位辦理退休,如果想繼續干,可進入企業。對于企業我們做了保障,如果企業效益好,不存在任何問題;如果碰到企業效益不好,我們要求企業轉制時預留資金,保證轉制企業原有老職工始終保持不低于事業單位的收入。
新京報:具體保障政策有哪些?
柳斌杰:之前事業單位是沒有醫療、退休和失業三項保障的,轉制后首先要落實這些人員的三項保障,政策要求,這些人員的保障將從之前工作年限算起。
新京報:這次轉制是否會出現人員流動問題?
柳斌杰:文化體制改革不同于其他體制改革,現在正是文化大發展的時候,人手比較緊張,不存在人員“下崗”一說,只是重組后精干主體,把人員分流到不同崗位。人的問題解決了,轉制起來就順利一些。
新京報:這次改制中財政部門是否有優惠政策?
柳斌杰:為了改制,財政部出臺了一些支持政策,例如減稅,轉制后五年不交稅,保證改制發展。
新京報:是否會擔心一些經營不善的報刊在轉制后虧損更加嚴重?
柳斌杰:不具備資質條件的將退出市場。
■ 講述
23歲事業單位 1個月變身企業
3月23日,中國新聞出版報改制工作正式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4月28日,國家工商總局向該報社核發了企業法人營業執照,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注冊。
“全社支持,一氣呵成,就用一個多月時間完成改制。”中國新聞出版報副社長王冰說,從2010年底,報社用了四個月時間進行了研討等工作。
對于報社的轉制,在報社已經工作八年的劉蓓蓓比較期待,她認為,轉制一方面待遇會提高,另一方面辦報會更有活力,“畢竟之前事業體制,在一些報道上有些束縛。”
王冰說,“如果總抱著事業身份,我們也只能維持生存,談不上發展。”轉制后,報社將有更大的發展平臺,在市場運營的空間也特別大,“我們還沒掛牌前,就已經有很多金融機構、企業集團找我們來合作。”
王冰說,單位掛牌后,將馬上啟動注銷事業編制工作,然后為員工上社保,“估計未來一兩個月內就能全部完成。”對于前景,王冰充滿信心,他認為今后的發展一切取決于企業運作,運作好了,前景無限,“大家主人意識和原來事業單位完全不一樣,開拓意識也不一樣了。”(記者 杜丁)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