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跌破國內調價預期 成品油5月無調價?
摘要: “短期很難再漲價了。一方面,國際油價暴跌至少會形成‘大跌后不應再漲價’的心理;另一方面,成品油批發價這兩天已經回調,批零倒掛的局面有所緩解。” “明天(5月9日)成
“短期很難再漲價了。一方面,國際油價暴跌至少會形成‘大跌后不應再漲價’的心理;另一方面,成品油批發價這兩天已經回調,批零倒掛的局面有所緩解。”
“明天(5月9日)成品油漲價的可能性不大了。”5月8日,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說,“最主要的因素是,上周最后兩個交易日,國際市場發生了意外——原油價格連續暴跌。”
美國時間5月5日,國際油價“風向標”——紐約原油期貨巨幅下挫8.6%,收于100美元/桶下方至99.80美元/桶;5月6日,國際油價又下跌2.6%,收于97.18美元/桶。盡管出現深度下跌,但記者發現,國際油價的變化幅度仍在國家發改委所規定的4%調價“紅線”之上。因此,相關部門未來仍將面對“調或不調”的抉擇。
目前漲價暫緩?
“如國際油價不出現超大幅度跳水,國內成品油年內第三次調價很有可能在本月實現。”5月初,有機構分析師如此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然而,國際油價的意外暴跌澆滅了本來板上釘釘的預期。
“自利比亞局勢爆發以來,國際油價前期累積的漲幅實在太多了。”對此,林伯強分析,就像股市大漲后的回調,現在的國際油價也處在回調階段。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對《國際金融報》記者指出,國際油價回調存在必然性。“首先,利比亞局勢雖不斷發酵,但未真正影響到原油市場的供應;其次,美國最新失業人數意外上漲,讓投資者重新擔憂美國經濟的復蘇之勢;再次,業內本以為日本強震會大幅提升國際原油的需求,但事實提升的是煤的需求量;最后,拉登之死也給大宗商品市場造成或多或少的打壓。”
對于中國市場來說,國際油價大跌將緩解“石化雙雄”在中游煉化業務上的虧損,還可能讓近期甚囂塵上的“5月漲價”傳聞歸于安靜。
“短期很難再漲價了。”林伯強認為,“一方面,國際油價暴跌至少會形成‘大跌后不應再漲價’的心理;另一方面,成品油批發價這兩天已經回調,批零倒掛的局面有所緩解。”
韓曉平指出,由于目前市場上存在的強烈通脹預期,及成品油近兩次上調后對流通領域造成的較大負面影響,國家發改委很可能趁國際油價的暴跌,暫緩成品油的漲價。
不過,記者查閱諸多資訊發現,國際油價的變化率仍在4%之上。據息旺能源5月6日統計,以上次漲價的4月6日為基準期,截至5月5日,布倫特、迪拜和辛塔三地原油加權均價變化率為6.97%,遠在4%的“紅線”之上,且相較前一日6.99%的統計,國際油價8.6%的重挫只帶來了0.02%的變化幅度。
大宗產品電子商務平臺金銀島分析師李亞丹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理論上,國際油價連續兩天下跌并不真正影響4%和22天的調價‘紅線’。但相關部門還要綜合考慮市場心理、宏觀經濟走勢、調價后對市場產生的影響等綜合因素。所以,暴跌后立即上調成品油價并不現實。”
事實上,據媒體日前報道,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也稱,“當國際市場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才可相應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但現在時間上還沒有達到22個工作日,所以并沒有調價打算。”
未來上調必行?
不過,林柏強強調:“未來是否調價,還是要看22天和4%的必備條件。國際油價跌勢只是暫時現象。而且,就幅度比較,國際油價今年以來漲幅超過30%,國內油價漲幅還不到10%。所以,未來再漲一次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國家發改委發布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也明確規定,當國際油價高于80美元/桶時,開始扣減加工利潤率,直至按加工零利潤計算成品油價格;當國際油價高于130美元/桶時,按兼顧生產者、消費者利益,保持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原則,采取適當財稅政策保證成品油生產和供應,汽、柴油價格原則上不提或少提。而目前的國際油價還是處在80美元/桶至130美元/桶的區間內。
值得注意的是,卓創資訊卻很看好成品油價格的下調。該機構稱,如果國家發改委拖延調價時間,且國際油價持續保持目前價位震蕩,三地原油變化率會很快跌破4%,并于5月下旬跌入負值,“到5月底或6月初,國際原油的變化率有望跌破4%,屆時,國家發改委的下調價格窗口就將打開,同時,相關部門下調國內成品油零售價格的預期將逐步加大”。 (本報記者 黃燁)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