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萬助學款 受助生只領一半 教育局:"是怕學生亂花"
摘要: 資助人沈老板發的短信。 記者調查 愛心助學款只領到一半 “我們學校學生原本應該拿到的是6萬愛心助學款,但現在還有5.5萬不知道教育局什么時候通知學校老師去領。”在漣水中學,一名不愿透露
資助人沈老板發的短信。
記者調查 愛心助學款只領到一半
“我們學校學生原本應該拿到的是6萬愛心助學款,但現在還有5.5萬不知道教育局什么時候通知學校老師去領。”在漣水中學,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師向記者透露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據其介紹,去年11月份左右,學校接到漣水縣教育局電話稱,一名準備在漣水投資的常熟老板楊先生與其朋友沈老板準備在漣水中學找些貧困生進行資助,楊先生準備一次性資助10萬元,分別給漣水中學10名高三學生每人5000元,漣水實驗小學、南門小學等10名小學生每人5000元,沈老板則準備每年出資1萬元在漣水中學高一年級資助兩名貧困生,直至大學畢業。
接到教育局電話后,學校立即按照兩位好心人的要求將12名貧困生名單交到教育局審核,并順利通過。楊先生與沈老板將11萬元現金交給漣水縣教育局相關領導后,這筆愛心資助款就被教育局人帶走。直到去年12月份,學校接到教育局工會通知,前去領取他們學校12名學生的資助款。但到教育局后,學校前去領錢的人被告知,暫時只能先每個學生發放2500元,共計3萬元,每人另外2500元錢待今年開學后再發放。據這名老師介紹,當時前往教育局領錢的其他學校相關負責人也同樣只領取了一半的愛心資助款,而且教育局也給他們同樣的答復。但今年開學不久,就有被資助學生家長打電話到學校了解,剩余的2500元資助款什么時候能發放到學生手里?
“我們家小孩馬上就要高考了,但學校當初答應本學期發放給孩子的2500元愛心助學款,到現在還沒有發放。”連日來,記者陸續接到淮安市漣水縣中學部分高三學生家長電話,他們稱,去年有兩個好心人答應資助該校12名貧困生,每年每人5000元,而且當時就將現金交給了該縣教育局,但這12名學生在去年每人領到2500元資助款后,學校答應這學期發放的剩余2500元資助款,到現在也沒個下文。記者昨赴漣水縣進行調查走訪。
又起波折 資助人無奈“繞過”教育局
據這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師介紹,學校相關負責人接到被資助學生家長的電話后,也曾多次向教育局了解情況。剛開始時,漣水教育局工會工作人員答復,要經過領導研究再發放。后來再了解到底什么時候能將每名學生剩余的2500元助學款發放到學生手中時,工會的答復干脆是這筆錢已安排給其他貧困生了。這讓學校負責這塊工作的同志在學生與學生家長面前很難交代,雖然當時教育局和捐款人說好要分期發錢,但剩余的助學款遲遲不發放,還是會讓學生與家長產生了“錢被學校占用或被某同志個人挪用”的誤會。
知情人給記者看了一則資助人沈老板發給漣水中學某領導的短信。記者注意到這則短信的發送時間為5月14日下午6時,內容為:教育局還有2500元到現在也沒有給嵇和孫(記者注:此兩人系沈老板資助的漣水中學兩名高一學生),不知是什么原因,我也不好意思去問他們,以后這樣處理吧,我六月份5000元、十二月份5000元匯您中行卡上,托您收后轉給他們,不再同教育局發生關系……并請轉告他們,只要能進名牌大學,上大學費用我一直承擔下去。這名知情人告訴記者,通過這個短信可以看出沈老板在此之前也曾向教育局了解他所捐助學款的發放情況,后來也許是他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再問了,所以他現在決定以后的助學款全部直接由學校老師轉交,而不再通過教育局。
教育局回應
“不存在挪用,學生家長可憑身份證領款”
按照知情人說法,11萬元的愛心助學款至今還有5.5萬元沒有發放給被資助學生,那么這筆錢現在在哪里?教育局為什么遲遲不發放這筆款項?帶著這些疑問,記者采訪了漣水縣教育局工會童玉芳副主席。
童副主席告訴記者,楊先生與沈老板確實在去年捐了現金11萬愛心助學款,隨后全款打入教育局“育才助困”專用賬戶。考慮到一次性發,學生會亂花,所以教育局在和資助人商議后,決定去年拿到款后先發放2500元,隨后再擇日發放。至于有人說剩余的助學款,已被安排資助其他學生,根本沒有這一說法,剩余的5.5萬助學款至今仍在教育局賬戶上,并沒有被挪作他用。
對扣發助學款的問題,童副主席解釋稱,這筆助學款都是教育局工會通知各被資助人所在學校工會負責人來領錢,然后再由學校工會發放,各學校工會人員一直沒有向教育局工會提出來,所以一直耽擱。現在有學生家長對剩余助學款的去向提出質疑,現在學生家長可以憑借身份證到教育局工會領錢,教育局也將盡快通知相關學校工會到教育局領錢,以確保剩余的愛心助學款盡快發放到被資助人手上。 本報記者 朱鼎兆 文/攝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