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國際油市變數多
摘要: 歐佩克增產有懸念 美寬松政策難退出 今年5月的國際油價突現跌勢,紐約商交所原油期貨價格自去年8月以來首次出現月度下滑,而倫敦北海布倫特原油期價高達11%的跌幅更是成為過去一年的月度跌幅之最。
歐佩克增產有懸念 美寬松政策難退出
今年5月的國際油價突現跌勢,紐約商交所原油期貨價格自去年8月以來首次出現月度下滑,而倫敦北海布倫特原油期價高達11%的跌幅更是成為過去一年的月度跌幅之最。
在此背景下,國際油價的6月走勢受到了格外關注。從目前情況來看,油價走勢將受到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產量決定、美國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QE2)前景、歐債危機動態及中東北非地緣政治等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考慮到國際油價在本月下旬波動區間基本穩定的事實,6月的國際油價有可能繼續徘徊在“十字路口”。
歐佩克會否增產
如不考慮歐債危機、中東北非局勢及其他未知領域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那么,歐佩克定于8日在維也納召開的第159次石油部長會議,將成為本月第一個可能引發原油市場波動的重大事件。
作為覆蓋了全球大多數主要原油輸出國的組織,歐佩克的原油產量一直被認為是國際油價的主導力量之一,該組織也因此感受到了強大的增產壓力。為應對這一局面,從今年1月下旬中東局勢顯現動蕩跡象開始,歐佩克就連續發話:既不會為提高產量提前召開會議,也不希望國際社會對其增產幅度有大的期待,此外還在5月反復強調回落之后的國際油價更準確地反映了供需基本面。就在上周,作為歐佩克成員的卡塔爾還預計,該組織“或再度維持產量目標不變”。
不過,包括歐佩克本身在內的幾乎全部原油市場權威機構都認定,國際原油需求今年仍將繼續呈現增長態勢,而中期的需求漲勢則更是確定無疑。再加上歐佩克內部成員的“創收”需求,歐佩克也許會在8日實施有限增產。
美量化寬松政策影響深遠
相比之下,在上月迅速蔓延、深化的歐債危機,可能在6月迎來一些利好;而過去兩個月里對市場影響愈發減少的中東北非局勢,也更有可能呈現出繼續“收斂”的態勢。因此,如果將無法預計的突發情況排除在外,來自歐洲和中東的影響因素嚴重影響國際原油期貨市場的可能性并不大。
在上述背景下,最可能在歐佩克會議后再度掀起原油市場波瀾的事件,就只剩下了美聯儲貨幣政策的走向了。在理論上,一旦美聯儲宣布如期終結6000億美元國債購買計劃,且不會實施更多的量化寬松措施,美元可能迎來反彈的良機。而對以美元計價的國際油價來說,美元的反彈就意味著一輪價格回落將不可避免。
然而,從近期美國出爐的各項經濟數據來看,無論是就業數據、消費者支出,還是對經濟增長態勢反應更為直接的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幅,都在顯示美國經濟復蘇的放緩。考慮到美國的核心通脹水平依然維持在經濟可以承受的水平,以“完全就業”和“物價穩定”為職責的美聯儲,確實有可能出臺新一輪量化寬松計劃來促進經濟復蘇和就業市場回暖,盡管其前兩輪計劃的效果都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歐佩克維持產量不變和美聯儲終結量化寬松計劃,仍是預期中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而兩大因素雖然前者支撐、后者打壓國際油價,但其變數對市場的影響力卻差異明顯。
一方面,如歐佩克實施增產,那么除該消息本身的震撼性之外,市場也許不會出現大的、具有較強持續性的反應,因為在利比亞原油供應中斷以來,歐佩克其他成員事實上的增產已令該組織整體產量有所提升。換言之,只有當歐佩克的增產幅度足夠大時,市場才會作出實質性反應。
另一方面,一旦美聯儲出臺更多量化寬松措施,那么從美聯儲貨幣政策到美元再到國際油價的整個鏈條,將呈現截然相反的波動態勢。從這個角度來講,美聯儲可能釋放的貨幣政策“口風”及量化寬松計劃是否終結,對于國際原油市場的走勢具有重要意義。
歐佩克定于8日召開的石油部長會議結果,可能引發原油市場波動。圖為該組織位于維也納的總部。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