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產中介面臨“關店潮”樓市降價由暗轉明?
摘要: 圖片來源:北京晨報 北京二手房市場連續4個月在歷史低位徘徊,零成交成了很多中介公司的普遍現象,專家表示,昔日繁華的房產中介面臨“關店潮”。 ■落寞的中介一條街 關店、轉租、招租轉讓
圖片來源:北京晨報
北京二手房市場連續4個月在歷史低位徘徊,零成交成了很多中介公司的普遍現象,專家表示,昔日繁華的房產中介面臨“關店潮”。
■落寞的中介一條街
關店、轉租、招租轉讓……一度繁華的后現代城“中介一條街”早已落寞,多數門店表示“撐不下去了”,堅持開張的幾家門店可以說是門可羅雀。
上周末,記者來到后現代城,注意到很多房產經紀人都無所事事地站在店門口。
“出售,沿海賽洛城,151平方米,東南三居,400萬”……一張張的房源廣告,整齊地貼在透明的窗玻璃上。“這以前是家中介公司,半個月前換了東家,不過也很久沒開門了。”隔壁的一位小伙子告訴記者。
“這兩個月,我手機接到中介公司的電話騷擾都少了。”劉小姐和記者談起房產中介的沒落,顯得很平靜。
■四月零成交中介增加216家
在百子灣沿海賽洛城小區,“昆泰中介”的門店也在人走樓空。小區內的一位經紀人告訴記者,“京十五條”出臺后到現在,賽洛城已經有五六家小中介門店關張。
“觸底反彈遙遙無期是目前中小中介開始關門的主要原因。”鏈家地產副總裁林倩分析,此前幾次宏觀調控措施出臺后,二手房市場的成交量在短期下滑到谷底后,都會觸底反彈。
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的數據顯示,2010年4月,有簽約記錄的中介公司為548家,相比去年12月份零成交的中介又增加了216家。
“依照這樣的趨勢,未來三個月二手住宅月度成交將跌破8500套,創下27個月來新低,再這么下去,小中介肯定頂不住。”林倩表示。
■樓市降價由暗轉明?
來自各中介機構的研究也顯示,從今年3月份開始,北京二手房業主掛牌價出現下降,尤其是遠郊區、大戶型房源,不僅有低價拋售的個案,整體掛牌價也出現下調。
“根據2008年的經驗,從中介公司開始倒閉,到一手房的成規模‘明降’,有4個月左右的間隔。”偉業我愛我家副總裁胡景暉表示:“目前樓市的‘真降’主要集中在二手房市場,隨著中介的倒閉,一手房的‘真降’或許也不遠了。”
■專家看法
中介面臨關店潮
“當前擺在經紀行業面前的,是成交量嚴重萎縮與中介市場份額明顯下降的雙重困局。”北京房產經紀協會會長陳同順表示,兩大難題已經將部分小型中介推向生死懸崖。
陳同順表示,和2010年的“關門潮”不同,無單可開的生存難題并不單單壓垮了小型中介公司,就連一些品牌中介機構也已抵不住不景氣的壓力。
我們注意到,今年2月,因為預計二手房成交量將縮減30%,鑫尊置地閃電關閉北京50家門店;5月,美聯物業暫時關閉上海全部8家門店,退出經營近15年的上海二手房市場。
“業績是支撐中介門店經營的根本。一旦買賣觸底,租賃又不能彌補買賣的下降份額,那不如選擇關門止損。”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在北京,一家正規中介門店一個月開店成本至少在10萬元,要依靠2套二手房買賣或者30筆租賃業務才能維持盈虧平衡。
對于房產中介的未來,林倩很不樂觀,“未來三個月,預計整體公司門店將萎縮千家左右。”(趙亞平)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