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電信詐騙七大騙局
摘要: 借助手機、網絡等通信工具和網銀技術實施的非接觸式的電信詐騙違法犯罪活動目前呈現多發態勢。記者通過吉林省公安機關近日偵破的詐騙案件,揭秘出不法分子新型電信詐騙七大騙局,提醒廣大群眾一定要提高自
借助手機、網絡等通信工具和網銀技術實施的非接觸式的電信詐騙違法犯罪活動目前呈現多發態勢。記者通過吉林省公安機關近日偵破的詐騙案件,揭秘出不法分子新型電信詐騙七大騙局,提醒廣大群眾一定要提高自身安全防范意識,不要落入不法分子設下的陷阱。
騙局一:買車退稅型
不法分子通過互聯網或手機短信、撥打電話等方式傳送虛假買車退稅信息,再以需要繳納訂金等費用為借口實施詐騙。
典型案例:長春市民郭某日前接到一個陌生人打來的電話,稱買車可退稅。郭某遂與其聯系,在銀行自動取款機前按對方提示進行了一系列操作,后發現自己銀行卡中的兩萬余元存款被轉走,方知上當。
警方提示:收到這樣的信息后,可通過政府相關部門或大型的售車專營店咨詢是否有相關的優惠政策,然后再做決定。
騙局二:幫助理財型
不法分子在互聯網上建立虛假網站或通過發送虛假手機短信,以幫助炒股、預測中獎彩票號碼賺錢為由,誘使受害人繳納代理費、保證金等。
典型案例:吉林市民楊某向公安機關報案,稱其被自稱建峰私募基金公司的人以電話聯系、銀行匯款炒股票的方式,半年期間,先后騙去保證金、本金等七萬余元。
警方提示:炒股是一種帶有很高風險的理財方式,人們在選擇這種理財方式時應持謹慎態度,而不要輕信“網言網語”。此外,像預測彩票中獎之類的網站帶有明顯的欺騙性質,明顯違背科學常識。
騙局三:虛擬綁架型
不法分子多通過短信或直接撥打電話,謊稱受害人的子女或孫子、孫女被其綁架,利用受害人急于解救人質的心理索要贖金,誘騙受害人上當。
典型案例:長春市受害人楊某在家中接到一男子打來的電話,稱將其兒子綁架,要求楊某支付1.9萬元贖金。楊某立即到銀行按照對方提供的賬號和數額匯款,后發現兒子并未出事,方知受騙。
警方提示:當事人接到這樣的信息首先要保持冷靜,不要馬上向對方指定的賬戶內匯款,要以籌錢等為理由拖住對方,并在最短的時間內與對方所說的“人質”取得聯系。
騙局四:冒充公安型
不法分子假冒公安機關的名義謊稱受害人的銀行卡可能被復制盜用或涉及刑事案件,利用受害人的恐慌心理,要求受害人到銀行自動取款機前根據其電話提示進行數據更改操作,逐步將受害人引入轉賬陷阱。
典型案例:長春市受害人劉某接到自稱江蘇某地公安局張警官的電話,稱其涉嫌一起洗錢案,讓其配合公安機關工作,先將存款匯入他們提供的賬號,劉某迅速到某銀行將12.5萬元存款匯入對方的指定賬號。一小時后,劉某發現其卡內存款均被騙走。
警方提示:公安機關在偵辦案件當中確需凍結當事人銀行賬戶的,會通過相關金融機構進行,而不會讓當事人將存款匯到所謂的指定賬戶。遇到這種情況應問清對方的姓名、身份、具體單位,然后迅速進行核實,當對方要求按其提示將銀行卡內的存款匯入指定賬號或進行所謂的加密措施時千萬不要“輕舉妄動”,應及時向公安機關報警。
騙局五:訂退或轉讓票型
不法分子通過互聯網和手機短信發布訂退和轉讓機票、火車票等虛假信息,以提供相關服務為幌子進行詐騙。
典型案例:長春市受害人吳某在網上看到一條轉讓長春至廣州火車票的信息,經電話聯系,轉讓車票的男子同意將兩張火車票以1300元的價格轉讓給吳某,并讓其向指定的銀行賬號內匯款。吳某匯款后,再次聯系轉讓車票的男子時發現,手機已關機。
警方提示:目前航空、鐵路部門在大中城市一般都設有多處售票地點,如果條件允許,應盡可能到專門的固定地點訂退票,不要為了一時方便上當受騙。
騙局六:洗黑錢唬人型
不法人員假冒法院工作人員或公安局干警,謊稱犯罪團伙使用受害人銀行卡資料洗黑錢,從中騙取受害人銀行卡存款。
典型案例:吉林省磐石市民張某日前接到一位自稱是吉林市法院工作人員的電話,稱他們正在辦理一起廣州洗錢案,其中200萬元黑錢使用的是張某的銀行卡資料。并要求張某將卡內余款轉入他提供的一個卡號內,查清后再轉回來。張某將1.3萬余元現金轉到對方賬號后,才發現受騙。磐石市民南某也接到了一個類似電話,一男子稱其銀行卡被不法分子在廣州利用洗黑錢。在男子的要求下,“廣州市公安局”與南某取得了聯系。南某按照對方的要求到銀行柜員機進入英文頁面對賬,結束后發現卡里的一萬余元存款只剩下190元。
警方提示:遇到此類情況不要急于按照對方的要求進行銀行卡的相關操作,應到相關銀行進行咨詢,確認自己的銀行卡是否真的出現問題以免上當。
騙局七:假冒部隊采購型
不法人員假冒部隊工作人員,欲采購大宗貨物,從中騙取受害人訂金。
典型案例:吉林市民陳某日前被假冒某部隊處長,以采購消防器材的名義,騙走訂金一萬元。吉林市民鄭某被冒用部隊后勤人員訂購帳篷的名義,騙走現金兩萬元。
警方提示:冒用部隊采購的詐騙手法迷惑性較強,此類詐騙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多以經營物資的商家為作案目標,假冒部隊后勤人員,以電話方式聯系受騙商家,先以采購貨物為名,騙取信任,再謊稱要訂購某種指定廠家的產品,同時提供指定廠家的聯系方式,并要求代開發票。當受騙商家在與指定廠家聯系訂貨時則被要求繳納一定數額的訂金,錢款打入對方賬戶后,嫌疑人電話無法接通。(記者 周立權)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