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上漲壓力仍然較大 主動調控下經濟放緩
摘要: 國家統計局6月14日公布了5月份重要經濟數據,再創新高的CPI,顯示出當前我國面臨的通脹壓力不小。而回落的工業數據,專家普遍認為是政策主動調控下的結果,因而對我國經濟大幅下滑的擔心不足為慮。 &ld
國家統計局6月14日公布了5月份重要經濟數據,再創新高的CPI,顯示出當前我國面臨的通脹壓力不小。而回落的工業數據,專家普遍認為是政策主動調控下的結果,因而對我國經濟大幅下滑的擔心不足為慮。
“工業產品和農產品價格上升預期構成了驅動通脹的核心,5月乃至接下來幾個月的通脹水平將由此類因素主導。”世元金行高級研究員肖磊告訴記者。
肖磊認為,5月份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普遍下跌,市場曾預計將有助于控制輸入型通脹,但事實是大宗商品價格的回落并沒有在中國的消費領域得以體現,比如國際原油價格已經自高點滑落20%左右,但中國的成品油價依然處在歷史高位。另外,再加上電價的上調,更加使得工業領域的成本預期上升,大部分工業產品產出價格自然會居高不下。
對于南方干旱及洪澇等諸多不確定因素引發的農業產出,許多人認為這類因素要傳導并反應至實際的物價水平還需要一段時間。然而,肖磊認為,目前中國市場能夠將信息迅速放大并快速傳播,再加上市場資金的充裕,一旦有相關信息產生,資金就會即刻行動,所有的預期都將在短時間內轉變成現實,對農業減產等的預期導致買盤的涌入,突然放大的需求量自然會影響現貨市場價格。
盡管5月份CPI同比上漲5.5%再創新高,但是市場并不認為已經達到頂點,6月份CPI將繼續上行的預期強烈。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認為,6月份估計達6%頂峰,之后緩慢回落。
肖磊認為,除了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難以抑制之外,中國的通脹壓力可控性似乎在增強,包括對實體經濟和中小企業的支持,都變得積極和長遠了許多。但是,肖磊同時認為,要根本上解決通脹問題,按照目前的貿易余額和財政項目支出,再加上處于轉型期的經濟大環境,可能至少需要兩年的時間。
控通脹,仍然是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中面臨的重要任務。
當前,我國經濟出現了放緩的勢頭。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比4月份回落0.1個百分點。而此前公布的5月份PMI指數連續兩個月回落。
去年6月份以來,工業生產基本上保持著13%至14%左右的增速,5月增速的回落幅度并不是很大。除了基數影響,主要產品產量還是處于比較高的水平,包括發電量、貨運量以及鋼材、鋁材、水泥等產品生產產量都處在高位。這些都顯示出我國工業實體經濟仍然保持著比較好的平穩增長狀態。
李迅雷認為,盡管工業增加值增幅小幅回落,但發電量增速還是小幅上升。整個經濟回落速度不快,多項數據顯示經濟在可控范圍。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在6月1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從5月份主要指標情況來看,盡管部分指標出現了回落,但是國民經濟總體上仍然運行在一個平穩較快增長的區間,繼續向著宏觀調控預期方向發展。
盛來運稱,這種放緩也有主動調控的影響,也就是說從政策上來講,一些前期應對金融危機的政策退出回歸常態以后,對經濟增長會產生一定影響,這是一種正常反應。
從拉動經濟增長的兩大動力來看,需求并沒有出現大幅下滑的局面。
投資在前5個月增速還加快了0.4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比較強。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速,保障房建設的推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消費雖然出現了連續幾個月的回調,但是回調幅度不大。盛來運指出,由于汽車以及跟住房消費相關的產品銷售受經濟刺激政策回歸常態的影響,出現了正常的調整。但是從消費增長的基本概念來看,比如城市化、消費結構升級、居民收入增長這些基本的支撐力量并沒有發生變化。從消費角度來看,這個增速也是前期政策退出以后的一種正常反應。
交行金研中心研究員陸志明認為,消費需求繼續放緩。近期房地產市場成交量持續低迷,汽車銷量連續兩月負增長。消費需求的下降意味著供給不足推高物價的壓力已經下降。
盛來運表示,經濟增速適當放緩,對于我們國家調整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控制物價過快上漲,都會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可能并不是一件壞事。 (龐東梅)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