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海外投資失誤頻頻 央企老總須為海外投資失誤埋單
摘要: 醞釀數年之后,國務院國資委終于對央企境外資產管理和產權轉讓正式立規,于27日連續出臺兩個文件,《中央企業境外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和《中央企業境外國有產權管理暫行辦法》,這兩份文件已經國資
醞釀數年之后,國務院國資委終于對央企境外資產管理和產權轉讓正式立規,于27日連續出臺兩個文件,《中央企業境外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和《中央企業境外國有產權管理暫行辦法》,這兩份文件已經國資委第102次主任辦公會議審議通過,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央企海外投資失誤頻頻
3月,中國公司在利比亞遭受損失的經歷,讓央企境外投資的盈虧問題再次被推到了風口浪尖。其中,四大央企中國中冶、中國鐵建、中國建筑、葛洲壩擱淺的在建工程總金額就達人民幣400多億元。后來雖然有所賠償,但中國企業最終獲得的保險賠付不過只有4億元而已。
國資委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底,中國企業投資設立的境外企業超過1.5萬家,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存量2588億美元,境外企業資產總額超過1萬億美元。其中,國有企業占據了半壁江山。然而,2008年數據顯示,中國企業當年海外的并購虧損達到上千億元。
如果說,央企在利比亞投資的失利是由于不可預知的特殊原因造成的,然而事先沒有為境外投資購買足額保險,以及中航油燃油套期保值業務異化為高風險的外匯衍生產品投機、中鐵在沙特項目的巨額虧損等,就不得不讓人質疑央企境外投資的決策和監管。而近年來央企境外投資的頻頻失利也讓缺乏監管的央企境外資產流失成為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大敵。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加強央企境外國有資產和產權監管,將央企海外投資監管納入規范化、標準化、程序化、流程化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中國企業海外發展中心主任孫飛表示,兩個文件的出臺使得央企和其它一些企業在境外投資有法可依,特別是促進企業在境外投資風險控制方面,邁出了關鍵一步。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